文档详情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2课件-2—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ppt

发布:2017-04-17约1.32千字共8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走向高考·历史; 专 题 概 览 ; 网 络 感 知 ;目 标 定 位 ;目 标 定 位;考纲要求;基 础 梳 理;(2)政治上:它巩固了________,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成立了________;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3)理论意义: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之后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互 动 探 究;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典 题 示 例;【解析】1964~1982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是指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它的最大缺点是仍然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体制僵化,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答案】A;【解析】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等办法,牺牲农民利益,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D项正确。 【答案】D;【解析】做此题的关键在于“废除土地私有制”一定要对应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B;【解析】抓住关键词: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提高生产力。这三个关键词符合“新经济政策”的人物、方式、目的三个要素。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片中的信息:“保卫莫斯科”来看,该时期应是在二战前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的表述均与史实不符,选D项。 【答案】D;课 堂 巩 固;【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苏联经济政策的理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史实,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进行经济改革,在工业上推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但并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项。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历史问题。从材料中的“西方的援助、改革、资本主义”等信息不难判断是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答案】C;【??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所有”“饥饿”“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这说明彼得格勒面临困境,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答案】B;【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不要市场和货币以及商品经济,用行政和军事的手段干预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甚至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因此列宁所讲的“尝试”应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为D项。 【答案】D;【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1918~1921年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实施于1921年,可以排除A、B两项,而C项也是为D项服务的。联系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下,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情况,可以得出答案为D项。 【答案】D;课后强化作业(点此链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