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ppt

发布:2017-05-26约7.29千字共5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理想配方奶粉的特征 婴幼儿喂养 RDA:中国膳食营养素供给标准 满足或超过RDA 不应能量过高而引起肥胖或过低而影响生长发育 含有适量的蛋白质、钙、铁、钠和其他电介质, 其水平既可支持正常生长发育,又不加重肾脏负担 良好的配方耐受性,合理的配方应减少喂养中 出现的问题 月 龄 奶量/次 次数/天 奶量/日 0—15天 60ml 8次 480ml 15—30天 90ml 6次 540ml 1—2个月 120ml 6次 720ml 2-4个月 150ml 6次 900ml 4—6个月 180ml 5次 900ml 婴幼儿喂养 1段配方奶粉每天奶量 2段配方奶粉每天奶量 婴幼儿喂养 月 龄 奶量/次 次数/天 奶量/日 6-8个月 200ml 5次 1000ml 8-12个月 230ml 4次 920ml 月 龄 奶量/次 次数/天 奶量/日 1—3岁 200ml 2—3次 600ml 3 岁 150ml 2 次 300ml 3段配方奶粉每天奶量 -----辅食添加 1、补充母乳或牛乳中营养素的不足 2、促进胃肠道的消化与吸收功能 5、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刺激味觉、嗅觉、视觉和触觉。 6、训练婴儿的咀嚼功能 3、添加辅助食品也可以为婴儿的断乳做好准备 4、学习成人饮食方式,是从液体食品过度到固体食品的必经之路 辅食的添加 添加辅助食品月龄为4-6个月,不应过早或过晚 -----辅食添加 过早 许多消化酶不足 易引起过敏症 舌头与吞咽动作不协调 舌头会反射性的将固体 食物向外推顶 可引起婴儿肥胖 过晚 如果忽视了此阶段,孩子咀嚼的能力、学吃的能力、 乃至日后发音,构词,语言能力都会迟缓或受损。 孩子以后还可能会出现挑食,偏食,厌食或拒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辅食添加原则: 从单一到多样,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从软到稍硬。 如在添加辅食过程中,有胃肠道不耐受情况出现,应停止喂哺,待胃肠道功能恢复如常后,再逐步添加。 辅食添加的顺序: 4—5月添加米粉、蛋黄、蔬菜泥和果泥等 5—6月添加稀粥、蛋黄、饼干等 满6个月的宝宝可有一餐用辅食替代乳类制品 7—8月添加鱼泥、肉末、肝泥等。 满8个月的宝宝可有两餐用辅食替代乳类制品 9—12月添加烂面片、鱼、馄饨、饺子和 软米饭等。 满10个月的宝宝可有三餐用辅食替代 乳类制品。 -----辅食添加 添加辅食的注意事项 1.开始添加米粉时不易太稠,以45mL70℃的水+5g米粉为宜,调配成炼乳状,少量喂哺,每天一次,连续4—5天,待宝宝适应后,再添加第二种辅食,具体的数量要取决于婴儿的胃口,不要硬喂。 2.一定要用小勺、小碗喂食米粉,不能用奶瓶喂食。 3.宝宝刚开始吃辅食可以先喂辅食后喂奶,宝宝习惯辅食后,先喂奶后喂辅食,避免吃饱了奶后再给孩子吃辅食而出现拒食的情况。 4.给宝宝喂辅食时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餐具、定人员。 5.大婴儿可以吃小婴儿的米粉,小婴儿不能吃大婴儿的米粉。 -----辅食添加 1 2 3 4 婴幼儿喂养常见问题 目录 乳糖不耐受 牛奶蛋白过敏 生理性溢乳 大便性状 腹泻 便秘 肥胖 缺铁性贫血 生理性腹泻 婴儿喂养的常见问题 原因:1、小肠粘膜乳糖酶缺乏使得奶中乳糖消化 吸收障碍 2、牛奶过敏、轮状病毒肠炎等破坏了小肠 粘膜上的乳糖酶 表现:腹胀、腹痛、长期腹泻、体重不增 措施:停止母乳喂养,选用不含乳糖的 配方奶粉或豆奶粉 ---乳糖不耐受症 原因: 过敏性体质(父母也常有过敏史) 表现:1、食牛奶或配方奶后,迅速发生过敏反应 2、食后10分钟-2小时发病 3、全身皮肤发红、肿胀、或出现荨麻疹,极少 数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 措施:在6个月以内不再吃牛奶及牛奶制品,可改吃豆 奶或其他低敏奶 ---牛奶蛋白过敏 发生率15%左右,常发生在6个月以内 原因:1. 过度喂养 2. 不成熟的胃肠运动类型 3. 婴儿胃呈水平位置,韧带松弛,易折叠 4. 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育好 5. 喂养方法不当,如:奶头过大,吞入气 体过多 ---生理性溢乳 预防措施: 1、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 2、喂奶完毕一定要让宝宝打个嗝 3、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 而是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