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专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伟大贡献.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标与考纲解读;(二)考纲呈现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重大意义
2.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含义及意义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作用
4.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意义
5.剩余价值的含义
6.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7.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三)学习提示
1.本专题应重点关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特别注意这三大理论的意义,并且注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斯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异同。
2.本专题命题可与我国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相结合,着重考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一重要知识点。
3.结合影响价格的因素以及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知识,考查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其影响。
考点梳理与突破;考点一~四 劳动价值理论
(一)考点梳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使劳动价值理论进一步科学化,而且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实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变革。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生产关系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
(3)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根本的方法。
(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2.商品、货币理论
(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
(2)劳动的二重性:
①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②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③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而价值的源泉却是唯一的,那就是抽象劳动。
④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这一学说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而且为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3)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率
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价值规律理论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其一,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其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三,实现优胜劣汰。;4.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回答了古典学派没有回答也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2)马克思正是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元贝驾考 元贝驾考2016科目一 科目四元贝驾考2016 / 元贝模拟考试题金手指考试 金手指驾驶员考试金手指驾校 金手指科目一模拟考试 科目四模拟考试 最新题库解答;(二)题眼突破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框架;例1 (2010·天津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最终其价格会下降。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阐释低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解析 本题以低碳经济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考生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影响价格的因素等知识的掌握情况,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要从教材中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入手组织答案,要把教材知识点与材料有机结合,防止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答案 (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以价值为基础。
(2)商品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等手段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客观上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因而价格会下降。
(3)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低碳商品供给的增加,使价格下降。;迁移训练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收入分配问题越来越关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