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课件.ppt

发布:2019-08-02约5.95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请回答:(1)比特为了组织生产,除了雇佣鲍波等工人之外,还需要从市场上购买什么? (2)鲍波每小时的劳动形成多少新价值?鲍波在多长时间内所创造的新价值相当于比特支付给他的工资? (3)劳动力的自身价值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二者有什么关系? (4)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什么? (5)马克思揭示出资本家生产的目的的意义是什么?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要理解资本家组织生产需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由新创造的价值与价值转移两个方面组成。题干中五个小问题,在严格区分开上述几组概念的基础上,作答就容易了。 答案:(1)原材料 (2)2美元 5小时 (3)不是。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等于劳动力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4)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5)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②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点四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情景观察 问题导学 针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①资本主义社会能否根治经济危机? ②马克思是如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 【理论解读】 1.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1)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过剩。 (2)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发生,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呈现出扩张与萎缩的周期性。大体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2.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1)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2)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 (3)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4)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考点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意义 【典例6】(2013·连云港模拟改造)材料一 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社会上会有大量商品卖不出去,这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 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危机的爆发表明“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 (1)材料一中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3)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解析】第(1)问,从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角度回答;第(2)问,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角度回答;第(3)问,从它揭示了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及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的角度回答。 答案:(1)材料一中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并不是产品过多造成的。实际上每到经济危机到来时,一方面大量产品积压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广大劳动者更加缺衣少食。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2)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有两个具体表现:一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趋势之间的矛盾。它们的激化将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3)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不仅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还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要点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情景观察 问题导学 马克思的《资本论》,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被视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百科全书。自它出版以来,无论马克思主义者还是非马克思主义者,无论东方经济学家还是西方经济学家,无论研究经济学的人还是研究其他社会科学的人,都要研究它。 ①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背景是什么? ②马克思的《资本论》为什么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理论解读】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 (1)可能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为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