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4章-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详解.pptx

发布:2017-05-23约1.07万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流体力学 湖南城市学院土木院 第4章 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 4-1.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的分类 4-2. 均匀流沿程水头损失与切应力的关系 4-3.粘性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 4-4. 圆管层流 4-5. 湍流运动的特点 4- . 边界层理论简介 4-6. 湍(紊)流的沿程水头损失 4-7.局部水头损失 4-1. 水头损失的两种形式 沿程水头损失 局部水头损失 水头损失的计算 均匀流的沿程水头损失与壁面切应力的关系 4-1. 水头损失的两种形式 水头损失的概念: 单位重量的液体自一断面流至另一断面所损失的机械能。 沿程水头损失 局部水头损失 水头损失的分类: 4-1. 水头损失的两种形式 一、沿程水头(阻力) 损失 hf 1、 定义: 水头损失沿程均有并随沿程长度增加。主要由于液体与管壁以及液体本身的内部摩擦,使得液体能量沿程降低。 2、特点: (1) 沿程粘性阻力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均匀流流段上; (2) 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 4-1. 水头损失的两种形式 二、局部水头(阻力)损失 hj 由于流动边界形状突然变化,引起流线弯曲以及边界层分离而引起的水头损失。 4-1. 水头损失的两种形式 常见的发生局部水头损失区域 只要局部地区边界的形状或大小改变,液流内部结构就要急剧调整,流速分布进行改组,流线发生弯曲并产生旋涡,在这些局部地区就有局部水头损失。 4-1. 水头损失的两种形式 液流产生水头损失的两个条件 (1) 液体具有粘滞性。 (2) 由于固体边界的影响,液流内部质点之间 产生相对运动。 液体具有粘滞性是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 4-1. 水头损失的两种形式 三、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 4-1. 水头损失的两种形式 1、沿程水头损失 圆形管道: 非圆管道: λ——沿程损失因数 R——水力半径 A---过流断面的面积 χ---湿周 2、局部水头损失 hj= ζ v2/(2g) ζ——局部损失因数 4-1. 水头损失的两种形式 3、总能量损失 hw 4-1. 水头损失的两种形式 圆管恒定均匀流为例 4-2. 均匀流沿程水头损失与切应力的关系 流体段的受力为: (1)动压力: P1= p1A,P2=p2A ; (2)重力: G= ρ g A l ; (3)摩擦力: Fμ = τ0χ l ΣF= 0 : P1-P2 + G cosα- Fμ=0 p1A-p2A + ρgA l cos α - τ0χ l = 0 或 流体段的平衡方程 均匀流基本方程为 除以ρgA,并考虑lcosα=z1-z2,并考虑能量方程 p1/ρg-p2 /ρg+ (z1-z2)= τ0χ l /(ρgA)= τ0 l /(ρgR)=hf 4-2. 均匀流沿程水头损失与切应力的关系 各流层间均有内摩擦切应力,同理 可求得 由均匀流基本方程以及沿程水头损失的达西公式 可得壁面切应力与沿程损失因素的关系 定义摩阻流速v* 达西公式(4-2) (4-9) 层流 湍(紊)流 4-3. 粘性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 4-3. 粘性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 一、雷诺试验 层流:各层质点互不掺混 紊流:流体质点的轨迹曲折、混乱,各流层的流体质点相互掺杂 过渡流:层流与紊流之间的流动 4-3. 粘性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 二、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的关系 层流 湍流 ab段 层流 ef段 紊流 be段 临界状态 结论:流态不同,沿程损失规律不同 临界速度:流态转变时的速度。 下临界速度:由湍(紊)流转变为层流时的速度vc 上临界速度:由层流转变为湍流时的速度vc′ 实验证明, vc远小于vc′ 通过正反两种实验情况,雷诺得出如下结果: 当v vc′时,流体作紊流运动; 当v vc时,流体作层流运动; 当vc v vc′时,流态不稳,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紊流。 4-3. 粘性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 三、雷诺数与其临界值 雷诺从一系列试验中发现: 1、 不同种类液体在相同直径的管中进行实验,所测得的临界速度是各不相同的; 2、 同种液体在不同直径的管中实验,所得的临界速度也不同。 故判定临界速度是液体的物理性质( , )和管径( d )的函数。 4-3. 粘性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 液体形态的判别 雷诺数: 临界雷诺数:液流型态开始转变时的雷诺数。 对圆管: 对明渠及天然河道 4-3. 粘性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 对于非圆管,如矩形、三角形、环形管等,管道的特征尺寸是管道的当量直径(或称水力直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