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章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试题.doc

发布:2017-05-20约4.7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试题 一、判断题 1、锻炼是一种娱乐活动,能使人的头脑从担忧以及其他紧张思维活动中解放出来。(对) 2、托马斯认为真正的健康应该是一种平衡完整的生存状态,自我感觉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心理健康。(错) 3、紧张过度是由于负担过重,使得机体神经处于不正常的工作状态。(对) 4、应激反应是一种包含有应激源、个体对应激源的评价以及个体的典型反应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对) 5、一般来说,有规律的生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积极的生活方式是心理健康的保证。(错) 6、高中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错) 7、体育锻炼对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具有控制、调节和治疗的作用。(对) 8、研究证明,运动愉快感是使运动的生理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错) 9、体育锻炼的内容没有固定的模式,亦没有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因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对) 1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疲劳,减缓应激。(对) 11、运动训练可以作为一种发泄方式,将各种烦恼、焦虑、不安等应激情绪发泄出去,从而使心理得到平衡,增进心理健康。(错) 12、精神压力,在医学上称作“应激”,是指机体对那些可以引起体内平衡失调的刺激的反应。(对) 13、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原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对) 14、过度焦虑使人不能准确观察现实,也就不能作出适当的判断与决定,从而导致适应和应对的失败,致使情绪反应接踵而来。((对) 15、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客观因素可分为实质环境与社会环境。(对) 16、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主观因素包括意外事件、个体生理条件、心理素质以及对挫折的耐受性。(错) 17、心理健康的人应是智力正常,有充沛的精神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对自己能作出恰当的评价,并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 18、焦虑是由内心冲突而造成的持久痛苦的心理反应,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状态。(错) 19、适度的焦虑可降低人的警觉水平,不利于人们适应环境。(错) 20、强烈的情绪反应严重干扰人的认知活动,甚至造成认知功能障碍。(对) 21、适度的焦虑伴随交感神经的适度激活,有益人们适应环境。(对) 22、情绪反应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表现为愤怒与激动,另一种表现为忧郁、悲伤、失望等。(对) 23、由于精神压力引起的情绪反应称作自我防御反应。(对) 24、癌症患者得知病情后,在强烈的焦虑和惊恐情况下,开始怀疑医生的诊断是一种自我防御反应。(对) 25、经常采用自我防御反应,不会给个性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错) 26、大学生精神压力过大会引起心身疾病。(对) 27、有氧运动包括散步、体操、保健体操、举重等。(错) 28、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 29、体育锻炼中运动负荷应以中高等强度为宜。(错) 30、应激是指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对) 31、焦虑是情绪波动的一种表征,是导致更深刻情绪波动的一个根源。(对) 32、个体生理条件指与生俱来的身材、智力、能力和心理缺陷等。(错) 33、体育锻炼中经常产生的应激主要是情绪波动、沮丧、过度紧张、心理压抑和焦虑。(对) 34、沮丧是指某人在实现某一目标受到阻碍时,在生理上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反应。(错) 35、“超觉静思”也称“闭目而思”。(对) 36、表象训练是无意识地、积极地利用所有感觉在脑中对过去经历的事进行重现或再创造的过程。(错) 37、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放松技术是表象训练。(错) 38、体育锻炼能使大脑释放自然合成的镇静剂——内啡肽。(对) 39、情绪波动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但情绪波动过大会对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对) 40、应激源是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对)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外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 等10个方面。 A、有充分的安全感 B、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C、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D、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 2、罗伯特.莱克把身体与环境 相互协调一致的平衡状态称之为“最佳状态”。 A、情感与心理 B、环境与社会 C、身体与健康 D、精神与社会 3、产生良好心理效应的因素有 。 A、喜爱体育锻炼并能从中获得乐趣 B、体育锻炼以有氧活动为主 C、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 D、运动负荷以中高强度为宜 4、大学生常见的心身疾病有 。 A、抑郁症 B、神经性厌食 C、肥胖症 D、慢性湿疹 5、有氧运动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