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一章第三节记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 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干扰。 回忆A材料 回忆A材料 休 息 学习B材料 学习A材料 学习A材料 控制组 实验组 一天中什么时间记忆效果最好? 一篇文章记忆效果最好的是哪里? (三)遗忘规律 1.遗忘的时间进程 艾宾浩斯曲线(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 遗忘的进程 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 启示: 及时复习 分散复习 2.识记材料性质对遗忘的影响 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得慢 形象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遗忘得慢 熟练的技能比不熟练的技能遗忘得慢 3.学习程度对遗忘的影响 识记过的材料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程度,称为低度学习。 如果达到恰能背诵还能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 低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过度学习效果要好。 研究表明,150%的过度学习效果最好。 4.材料的顺序对遗忘的影响 一般来说,系列材料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容易遗忘。 亚里士多德几乎能把所有看过的书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 周恩来 拿破仑 五. 记忆的品质 1. 记忆的敏捷性:是指在识记事物时的速度方面的特征,可以用同一单位时间内对同一材料的记忆量的多少来衡量。 2. 记忆的准确性:是指对记忆内容的识记、保持和提取时是否精确的特征。 3. 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识记内容在记忆系统中保持时间长短方面的特征。 4. 记忆的准备性:是指对保持内容在提取应用时所反映出来的特征。 六. 促进学习的学习策略 (一)复习策略 1.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 3.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4.部分与整体复习相结合 5.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单凭听觉获取知识,能记忆15%的内容;单凭视觉获取知识,能记忆25%?的内容;听觉视觉同时运用,能记忆65%的内容?。) (二)精加工策略 精加工策略是指人们为了更好地记住所学的东西而对学习材料做充实意义性的添加、建构和生成。 教师可以使用的精加工的手段: 1.使用表象 表象是以类似物的形式来表征所学的内容,它表征的信息具有空间的特性。 表象节省工作记忆的容量,表象直观,便于理解,也便于再现。 2.使用类比 对不熟悉的材料可以采取用熟悉材料去类比的方式来促进精加工,使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 比较典型的就是教学策略就是使用比较性先行组织者,把学生熟悉的内容与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使用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影响学习: 学习者记住实例,然后用实例去类推; 学习者从例子中抽取概括出具有一般性原理。 选择具有关键特征的例题 4.其他精加工策略 (三)把新知识及时组织和系统化 教学中要使学生把系列的知识组织起来,构成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具体方法有: 1.概念图 2.群体策略 3.列提纲: 1.概念图:是一种由各概念单元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图解。概念图是网联策略的一种。 2.群体策略:又叫归类法,是一种对学习材料进行归类组织,以使之便于记忆的策略。是聚类策略的一种。 主要用于自由回忆类的任务。 3.列提纲:就是将所学材料的纲目要点列成提纲以促进对材料学习的一种策略。是概括策略的一种。 运用各种记忆术 00544 44944 525712365 形象记忆 歌诀记忆 重点记忆 谐音记忆 联想记忆 地毯 纸张 瓶子 床 鱼 椅子 窗子 电话 香烟 钉子 打字机 鞋子 麦克风 钢笔 留声机 盘子 胡桃核 马车 咖啡壶 砖 * 高师心理学 第三节 心理过程 记 忆 静夜思 记忆的概念 记忆的种类 短时记忆的容量 记忆的基本环节 遗忘的概念和规律 记忆的品质有哪些 如何有效提高记忆效果 一. 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 思考过的问题; 体验过的情绪; 操作过的动作。 如果人失去了记忆会怎么样呢? 二. 记忆的分类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