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壁虎借尾巴(教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读课文查字典识字(音序)
35 小壁虎借尾巴
闵行区罗阳小学 夏林
教学总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正确认读“借、墙、角、挣、断、逃、您、拨、甩、掌、握”11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断”。初步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挣”。
2.正确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问答句的语气。
3.能完整地说出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以及壁虎尾巴的特点。
4.仿照课文第三小节的叙述顺序说一说小壁虎向他人借尾巴的经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正确认读生字:借、墙、角、挣、断、逃、您、拨、甩、掌、握。重点读准“挣”的字音。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断”。初步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挣”。
2.正确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问答句的语气。
3.能完整地说出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以及壁虎尾巴的特点。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字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jiè,指名拼读。
2.出示生字:借,交流识字方法。
3.板书,指导书写“借”。
4.看图,揭示课题
板书:小壁虎 尾巴
齐读课题。(指导读好“尾巴”这个词的轻声)
【说明】
一年级语文课上字词教学是重点,课题中出现了生字“借”。在导入环节借助字音,巩固拼音,让学生拼读字音;说说这个字有哪些识记方法,让学生自主识字;通过找反义词理解字音,老师板书、学生书空,关注字形结构。看图用“谁借什么”的句式说话,联系了课文内容,练习说完整的句子。
二、学习课文第1~2小节
1.自读课文第1、2小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出示:
(1)学习:墙角,了解词义。
(2)学习:挣断、逃走
▲播放音序查字法微视频,生查字典。
▲示范书写“断,”生书空。
3.指导朗读,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1)体会小壁虎的心情,指导朗读
(2)借助词语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出示:墙角、挣断、逃走、难看。
▲试着用上词语说一说。
生自由练习,交流。
【说明】
本课的生字、新词较集中,主要在1~2小节。识字教学环节,在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上“墙角、挣断、逃跑、难看”这几个词语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这样的表达训练,既是词语的巩固,又让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清楚地了解课文的内容。指导时,重在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三.读课文第3~5小节,了解大致内容
过渡:小壁虎去了哪些地方,向谁借尾巴?
1.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3—5小节。
2. 交流。
板书:小河边 小鱼 大树上 老黄牛 屋檐下 燕子
3.了解内容,说一说。
▲试着用上“分别”这个词语说清小壁虎去了哪些地方,向谁借尾巴。
▲生自由练习,交流。
▲小结
【说明】
阅读教学要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规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环节,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小壁虎去了哪里,向谁借尾巴。通过梳理,学生用“小壁虎去了哪里,向谁借尾巴”的句式,把“小壁虎在哪里向谁借尾巴”的问题回答清楚了。再让学生借助“分别”这个词语把三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表达。学生在练习说话的过程中,实际感受到同样的内容,可以用一句话表达,也可以用三句话表达,语言的表达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四.学习课文第3~5小节,模仿说话
(一)学习第3小节。
1.范读第3小节。
2.指名学生读。
3.学习生字:
(1)学生字:您 拨
(2)指导朗读
(3)理解:“爬呀爬”
(4)读句子
4.借助填空练习说话
(1)出示1,练习说话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他看见 ,在河里 。小壁虎说:“ ,您的 借给我 ?”小鱼说:“ ,我要 呢。”小壁虎告别了 ,又 。
(2)出示2,练习说话
小壁虎爬呀爬, 。他看见 ,在河里 。小壁虎说:“ , ?” 说:“ , 。”小壁虎告别了 ,又 。
【说明】
学习第三小节,是以理解内容为重点。这一小节的结构和四、五小节是一样的,这一小节的学习要起到示范、引导其余两节学习的作用。教学时,主要利用不同层次的填空练习使学生在反复练说中熟悉课文内容,体味小壁虎的心情,了解到小鱼可以摇着尾巴拨水。这个环节较多的是教师“扶”的过程。
(二)学习第4、5小节
1. 读第4、5小节,思考: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2.交流。
板书:甩 赶蝇子 摆尾巴 掌握方向
3.学习生字:甩 (做动作理解)
4.师生合作读。
讨论:你能说好小壁虎向老黄牛和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