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图形的变换与坐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安市胜利中学数学公开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3年10月24日 授课班级:C三1 授课教师:高 丽 参
课题 §24.6.2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点或图形的变化引起的坐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引起的图形变换,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过程与方法: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旋转、放大、缩小等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其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规律的探究,把握规律,寻找图形坐标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互逆的思想.
3.关键:充分把握平移、旋转、对称、缩放等规律,寻找图形坐标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互逆的思想.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第24章的最后一节内容,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位似的基础上,对位似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二次函数的平移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二次函数平移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以及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纸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理念 学
前
准
备
课前活动:
1、课件展示上一节课后问题探究成果:
将下列各点(0,0),(5,4),(3,0),(5,1),(5,-1),(3,0),(4,-2),(0,0)标在坐标系中,用线段依次连接,观察得到的图形,你觉得像什么?(一只鱼)
2、课件演示“鱼”在坐标系中平移的过程
观
察
与
分
析
对学生的探究成果给予肯定,树立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尽快参与到课堂中来。
让学生通过回顾学过的知识,做好新知识的衔接 创
设
情
境
(课件展示):
问题1: 图1中,△AOB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之后,得到△A’O’B’.三个顶点的坐标有什么变化呢?
动
手
操
作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图形平移的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设计理念
合
作
与
探
究
一、探究图形的平移变换与坐标变化的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将准备好的三角形纸
片在坐标系中向右平移3个单位,
观察平移后各点坐标的变化
(课件演示):△AOB沿x轴向右平移3个
单位的过程
师引导生发现向右平移是各点坐标的变化规律
2、图形向上平移 3、图形向左平移 4、向下平移
小结与归纳:(课件演示)图形的平移变换与坐标变化的关系
应用:1、已知△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5),将△ABC沿X轴平移4个单位,则顶点A的坐标相应变为( )
2、变换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整个图形向上平移了4个单位
对应的坐标变化是怎样的呢?
3、图形变换后坐标发生了如下变化:(x,y) (x-2,y),你知道它是作了怎样的变换吗?
二、探究图形的轴对称变换与坐标变化的关系:
1、问题2 :图中,△ABC关于x轴的轴对称图形是△A’B’C’.对应顶点的坐标有什么变化? 注:A(3,4)、B(1,2)、C(5,1)
2、问题拓展:若关于y轴轴对称,关于原点对称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动手操作,后小组交流,总结规律)
3、小结与归纳:(课件演示)图形的轴对称变换与坐标变化的关系
4、学生活动:两人一组,一人任说出一点坐标,另一人说出轴对称后的点的坐标;再交换角色进行提问
模型操作与课件演示想结合,既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问题2图形的对称奠定基础。淡化难点,使学生产生强劲的学习动力。
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得出规律,体验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突出教学的重点。 三、探究图形的位似变换与坐标变化的关系:
1、问题3: 整个图形形状不变,大小扩大2倍后,对应的坐标又有什么变化呢? 注:A(2,4),B(4,0), O(0,0)
2、问题4: 如果将⊿AOB缩小,变成⊿COD,它们的相似比是多少?对应点的坐标有什么变化?
3、小结与归纳:(课件演示)图形的位似变换与坐标变化的关系
将上次探究的经验应用于本问题的解决中,实现知识的升华,实现学生的再次创新。
总
结
拓
展 谈谈本课的收获(课件展示本课主要内容)
2、拓展:(机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