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 镇是省、 ** 市新农村建设
示范镇, ** 镇和漂牌村分别又是省、 ** 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自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新农村
建设 “ 四新 ” (即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城镇、培育新农民、
塑造新风尚)的总体要求,按照 “ 四化 ” (即经济工业化、
居住小区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工人化)的建设思路,因地
制宜,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新农村各项工作。 2016 年全镇新
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镇域经济
发展迅猛。 2016 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40 亿元,实现财
政收入 4400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7500 元,农村固定资产投
资 10 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亿元,规模企业实现产
值亿元,同时示范村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将我镇在新农
村建设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工业立镇,奠定统筹发展的经济基础。坚
持 “ 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 ”
的发展理念,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利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
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有利契机, 2016 年我镇园区建设快速扩
张,新增面积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平方公里;园区基础
设施继续完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利用城投公司贷款和
我镇自筹资金千余万元,进一步完善了道路、供水、供电、
通信、绿化等,确保企业顺利入驻,今年以来新增入园企业
10 家,入园企业达 53 家。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 ** 镇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采取 “ 走出去,请进来 ” 多方位让苏浙沪的企业了解 ** 。实
行 “ 一站式 ” 全程代理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使企
业 “ 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 。 2016 年,达成意向投资项
目 25 个,正式签约 14 个,意向引资额达 12 亿元,全年引
进实际到位资金亿元,其中亿元投资项目 3 个,比去年增长
81%,预计 2016 年可增加产值亿元。
二、开展土地置换,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开展土
地置换,为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打造了一个良好的
平台, 给新农村建设开辟了一个稳定的资金渠道。 2016 年 ,
我镇开展第三、四批次建设用地置换工作,置换土地面积
1430 亩,农户所得资金 2000 多万元, 2016 年开展第十一批
次,置换土地面积 1180 亩,农户所得资金 3500 余万元。
通过土地置换,全镇已置换建设用地指标 1000 亩,土地置
换打通了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的通道,突破了城镇建设和工业
用地瓶颈,开辟出经济发展的新空间。通过土地置换,实现
耕地集中连片,基础设施配套,为土地流转、促进现代农业
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2016 年以来,我镇共流转
土地 6500 亩,农民通过新增耕地收益、收取土地租金、到
当地企业、外出务工等途径,每年户均可增收 2000 多元。
土地置换的推进还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拉动农村消费。通
PAGE
PAGE #欢迎下载 。
精品文档
过迁庄并点、拆旧建新、空心庄治理,把 50 多个自然村、
700 多户农民,集中安置到 3 个新村建设点。这些建设点有
购物中心、卫生医疗室、学校等场所,实现了水、电、路、
电信、有线电视、宽带 “ 六通 ” ,有效拉动了农村投资和消
费需求,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三、 深化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 “ 引
龙头、建基地 ” 形式,加速全镇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城
乡统筹提供有效的支撑。利用今麦郎食品、光华粉丝、今麦
郎饮品、谷丰粮油制品、中粮集团等一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
进驻,围绕龙头企业办基地,采取 “ 合作组织 +基地建设 +加
工企业 ” 的模式,成立了 12 家农事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
4000 多户, 逐步建立起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机
制。建成 205 国道水稻、小麦农业示范带 4 万多亩;百合、
芦荟、 仙人掌、 蔬菜专业化生产基地万亩, 逐步形成基地化、
规模化、良种化、专用化,为食品企业提供了原料保障,为
农民增收提供了保证,提升了全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
业产业化经营也有效促进了我镇特色产业建设,依托华龙今
麦郎食品工业园、谷丰粮油、中粮集团粮食产业园,全力打
造安徽省食品产业集群专业镇,已被省政府通过;积极打造
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现已上报省农业厅待批;我镇还
充分利用 ** 独特的交通和区位优势,积极规划建设现代物流
园区项目,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
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集镇载体功能。通过
改善集镇面貌,增强集镇载体功能,带动农村人口向集镇转
移。 2016 年先后投入 1500 余万元改造了永源路、青年路、
沿河路路面及下水道,对镇区进行绿化、亮化,修建、增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