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doc

发布:2016-10-29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街镇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省级中心建制镇、省级村庄规划试点镇和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之一,位于霍山县东部,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集山区、丘陵及畈区于一体,总面积160平方公里,总人口3.96万。根据上级连点成片打造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的要求,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件精神,按照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村“五个一”要求和实现新农村建设“六新”目标,在**街镇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将2010年已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到25%; 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98元,年均增长16.39% ; 3)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90%;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居民覆盖率达98%; 5)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 6)乡村道路通达率达到95%; 7)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95%; 8)村貌整治或砖混清洁户达到95%,生产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90%; 9)农民对示范村党支部和村两委满意度98%; 10)农民培训率达90%以上; 11)无人参与黄赌毒、无重大刑事案件比例100%;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交通方面 为了切实改善基础设施现状,充分利用好项目建设资金进行村社道路建设,对**街集镇主干道1公里进行了黑色化改造;由政府引导,发动群众按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新修山王河村吴太路等8条共计7.7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完成对山王河老街的改造;完成大沙埂集镇亮化、绿化工程。 2、水利设施建设 整治山坪塘20口,水库除险加固2口。 1、种植业方面 巩固发展以优质水稻、玉米、油菜为主的粮食产业,面积达10000亩;在大沙埂、凡冲等村种植大高山蔬菜、生姜、青菜等蔬菜面积达5000亩,建成2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个,带动周边农户种植100亩。 2、养殖业方面 发展水产养殖户15户,面积达200亩,年产量可达400吨,人均增收150元;依托养猪专业合作社和养鸭专业合作社,新发展年出栏生猪300-500头的生猪养殖大户4户,养殖场4个,养鸭、养鸡、养鹅等养殖大户20户。 3、林竹产业 新发展毛竹1000亩,杉木1500亩。田间营养袋嫁接容器油茶苗33亩,约93万株。株成活率达100%,穗成活率85%,新造油茶林120亩,现成活率达90%。种植灵芝100亩,药百合800亩,新辟茶园600亩,低改1000亩。 1、农村住房建设方面 为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2户。 2、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情况 为切实搞好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积极倡导示范村农户以户为单位,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处理,建成88个垃圾池,10个村级垃圾中转站,投入40张人力板车,购置1000个垃圾箱,使村容面貌达到整洁有序,生产生活垃圾收集率处理率达96%以上。 3、农村能源建设 搞好农村沼气池建设是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的有效措施,通过广泛的宣传,使辖区内农户使用沼气池的普及率达95%,新建沼气的农户达100户;通过沼气池建设同时配套做好“三改”(改厨、改厕、改圈)工作,使农村人居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中“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政务、村务、社务公开,重大事项都通过“一事一议”方式民主表决,村民对村务公开、村两委班子的满意率达98%以上,农民培训率达95%以上,村民对治安状况满意率达到98%。 为使种植、养殖农户掌握最新的种养殖技术,我镇聘请县农业局、畜牧局、水利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到村对农民进行蔬菜、水产、生猪养殖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2010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6期,参训人员达5600人次,农民参训率达90%以上。 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专账管理,对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做到资金使用公开、透明。 (七)项目资金具体整合到位情况 项目资金计划总投资为13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资35万元,镇财政投资40万元,群众自筹60万元)。项目完成总投资146.2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资共计75万元(省级财政资金投入3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71.2万元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本镇将重点推进村项目工作纳入了党政主要工作议事日程,镇政府与项目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项目工程建设管护责任书”,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分项目落实责任领导和技术责任人,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 (二)综合协调、分工协作、集中力量搞好项目建设 由镇政府牵头,农业、水利、农机等相关部门及项目村共同配合,实现统分结合,条块结合,一方面严格执行行业规范和专业技术标准,现场技术指导和工程监督;另一方面整合项目建设各方面力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