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思想史第7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思考与讨论
1、如果 A 在期末考试中,有几门功课没有及格,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办?
2、如果一个老师备课、上课不认真,被通报批评,他应该怎么办?;一.思考与讨论
3、如果一个班级缺少向上、
好学、积极思考的精神,谁该为此负责?这个班级又该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呢?; 个体与团体改进的方法
;这个故事中的寓意是什么呢?
一个人每天走同一条路去上班,一天,这条路上的一个泄水道的盖子被人偷走了,他掉到泄水坑里,手上的皮擦破了。第二天,他不小心又掉进去了,脚磕破了。他决定下次走路时要小心一些。第三天,他还是掉进这个坑里了,摔得很痛,第四天,他决定走另外一条路去上班。;(一)复习
1、孔子生于何处?
2、孔子生于何时?
;名丘,字仲尼
公元前551-前479年
鲁国陬邑(zouyi)人,今山东曲阜 (fu); 释迦牟尼(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4年),属于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卡尔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1949年出版);;幼年丧父,17岁,母亲去世,做过粗活……
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开始授徒讲学。此后,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4、孔子认为世界的主宰是什么?他对这个主宰的态度是什么?
;(1)天是最高主宰
(2)畏天命
(3)顺应天意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
(4)信赖天
;5、孔子的全部理论的核心是什么? ;
孔子的全部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孔子伦理、政论的基石 ;仁的内涵
(1)子曰: 仁者爱人。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礼”的含义: “周礼”;为政以礼;(3)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 仁矣。曰:恭、宽、信、敏、惠。
恭敬,宽容,诚信,敏捷,慈惠
;(4)孝悌与仁
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孝的含义
(1)发自内心地敬养父母即“孝”。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记载,;(2).设身处地关爱父母即“孝”
。《论语.为政》中说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认为,子女生病时父母会非常忧愁和担心.作为子女也应该特别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孝顺。
《论语·里仁》记载,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说,父母的年庚不可不谨记在心 一方面.要为父母颐年高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父母年迈体衰而忧虑;---“悌” 即尊敬兄长,兄长爱护弟弟。
但在《论语.学而》中,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 人我一体,推己及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思考与讨论:
1、李春平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儒家的品性?
2、同学分享新闻报道中“仁”的事例
; (二)“仁”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有 什么联系呢?
; (三)“仁”与社会管理有什么联系呢?
;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 (四)思考问题:
仁、礼和中庸的关系?
;;a、中庸的含义:处理任何事情都不 偏不倚,恰到好处,“恰如其???”。 ;仁;杏坛说仁;孔子“中庸之道”的应用?;(五)个人修养与治理国家的关系;;“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瑞典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 ;组图: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非洲首家孔子学院将落户肯尼亚 ;;;;礼之用,和为贵;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方面体现了“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