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6章第1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ppt

发布:2017-04-21约小于1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目标;B案参考答案 一、人地关系历史回顾 1 、 生产力水平 平衡 2、 耕作 灌溉 土地 水 3 、 “征服自然” 二、直面环境问题 1、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2、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能源 3、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4、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 5、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6、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被破坏 土地荒漠化 环境污染事件 经济发展 人体健康 7、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8、过分消耗资源 发展 人口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发展问题 2、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机后代人满足其需求 3、生态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 社会持续发展 4、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2.改造自然——人地关系思想萌芽;人定胜天;3.征服自然——人地关系深化;4.谋求人地协调——人地关系思想完善;P92活动 1矿山开采:土地资源,植被破坏,开采出来的废矿石堆积,对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 修水坝: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阻断了河水中生物的生存空间,影响生物多样性发展。 对水坝上游:地下水位抬高,容易引起滑坡等; 对水坝下游:减少河水流量,泥沙淤积减少,河流入海口易发生海水倒灌,侵蚀海岸,地下水水质变差等。 现代城市:首先是环境污染,其次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 ;2(1)分别是农业生产、工业生产 (2)农业生产将土地开垦为耕地,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等生态破坏问题,但作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有可能恢复; 工业不仅造成生态破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破坏面积大、程度深,被破坏的环境短期内是很难恢复的。;小结:;直面环境问题;2.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预习自测 CBCC 5(1)人的管理调控 生活废弃物 生产废弃物 劳力、科技等 (2)生态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 社会持续发展 (3)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 改善质量 生产消费 清洁 文明 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进步 (4)(从左→右,从上→ 下)①⑥ ② ⑤ ④ ⑧ ⑦ ③④;合作探究一;探究二;当堂巩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