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十二章_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ppt

发布:2017-11-22约3.27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药理教研室 吴尚魁 授课要点 1. 四环素类药物首选治疗哪些病? 2. 四环素体内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3. 四环素和氯霉素主要不良反应? 4. 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特点 5. 二重感染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抗菌谱极广,对G+、 G-菌,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均有作用,故称为广谱抗生素。 第一节 四环素类 一、概述 四环素类抗生素分为天然的和半合成两大类 1. 天然四环素: 金霉素(1948年用于临床) 土霉素(1950年用于临床) 四环素(1953年用于临床) 2. 半合成四环素: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米诺环素(二甲氨四环素) 美他环素(甲烯土霉素) 天然四环素: 抗菌谱广,可口服应用,方便。但由于细菌对 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对大多数常见致病菌 所致感染疗效明显降低, 金霉素现仅限于外用 土霉素已基本不用 四环素用于某些感染性疾病 半合成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 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较强 耐药菌株较少 服药次数少 不良反应较轻 二、抗菌作用 1. 抗菌谱广 (1)对G+菌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2)对G-菌作用不及氨基糖苷类和氯霉素 (3)对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某些螺旋 体作用强。 (5)对结核杆菌、绿脓杆菌、病毒、真菌无效 2. 抗菌机理(快效抑菌剂) (1)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 30S 亚基 (2)另外,可引起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细胞 内重要成分外漏,达到抑菌作用。 三、耐药性 (1)耐药性逐年增加,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天 然四环素类之间存在交叉抗药性,但是半 合成四环素与天然四环素类之间无交叉耐 药性。 (2)耐药性产生原因 1)细菌细胞膜对四环素摄入量减少或泵出 增加 2)细菌产生核糖体保护蛋白 3)细菌外膜膜孔改变,影响药无物进入 4)细菌产生灭活酶 四环素 一、体内过程 1. 口服 (1)口服易吸收,但吸收不完全。 (2)影响口服吸收因素: 食物或药物中多价阳离子:Ca2+ , Mg 2+ , Al3+ , Fe2+ 与四环素类抗 生素形成络合物,排出体外,影响 吸收。如合用,服药间隔 3 小时。 2. 分布:吸收后分布比较广泛。 (1)可沉积在骨和牙组织中(可能与Ca 2+络合 有关),注意不良反应发生。 (2)胆汁中浓度较高:可在肝中浓缩排入胆汁, 形成肝肠循环,胆汁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 10—20倍,可用于胆道感染。 3. 排泄: (1)部分以原形由尿排泄,故尿中浓度高,可治 疗泌尿系统感染。 (2)由于肝肠循环,部分可从肠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