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老年高血压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pdf

发布:2017-06-04约1.54万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综合一) 2016 年 6 月 第 36 卷 第 6 期 ·294· Journal of Hunan Univ. of CM (Comprehensive No.1) Jun. 2016 Vol. 36 No.6 CT 定位经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术的 临床应用新进展 许承琼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 广西 钦州 535000 定位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 ( - , - ) 是最近诊断纵隔淋巴结病变的微创检查方法。本文从 - 适应症、禁忌症、 摘要:CT CT guai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biospy CT TBNA CT TBNA - 的方法、临床应用、 在 - 的应用、肺肿瘤基因表达分析及 - 的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综述,期望提高医务工作者对 - 的认识。 CT TBNA ROSE CT TBNA CT TBNA CT TBNA 关键词:CT 定位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纵隔淋巴结 CT 定位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 (CT-guai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biospy,CT- 李力等 CT 诊断后疑似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肺癌 87 例患者进一步采用 TBNA,阳性率 TBNA) 是在胸部 CT 定位下利用一种特制的带有可弯曲导管的穿刺针,经支气管镜操作孔 74.71%。TBNA 为肺癌临床的诊断及分期有重要意义。 道进入气道内,将针尖穿透气道壁对气管、支气管壁外病变组织进行吸引及活检,获取相 6 ROSE 在 CT-TBNA 中的应用 关标本进行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的新技术 [1] 。CT-TBNA 是纵隔淋巴结病变诊断的重要手 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 (rapid 0n-site valuation,ROSE) 是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由细 段之一 [2] 。 胞病理学家现场对穿刺标本进行制片和染色,然后进行快速评价,向操作者反馈穿刺是 1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的历史 否成功,并提供初步诊断的一种方法。Yarmus L 等观察了 68 例 TBNA 患者,结果发现 1949 年阿根廷医生 schieppatigf 首次应用硬质气管镜对患者进行支气管针吸活检穿刺 ROSE 使用组与不使用组之间并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他们认为以前关于 ROSE 可以提高 隆突下淋巴结,此后,西方许多医生应用此方法诊断纵隔下病灶,支气管粘膜下病灶, 诊断率的报道存在选择性偏倚。Walia 等回顾性分析无 ROSE 指导下 CT-TBNA 安全性及 支气管管腔外病灶及纵隔肿大淋巴结 [3] 。1978 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 Ko-Pen Wang 有效性,发现 57.7%患者可获得足够样本,42.3%通过 TBNA 获得诊断,对于获得足够标 教授开启了 TBNA 在全球临床应用的序幕 [4] 。近年该技术传至中国,现在已广泛应用。 本患者其诊断率可提高到 73.3%,他们推荐疑诊肺癌患者常规使用 TBNA,无需 ROSE。 2 CT-TBNA 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Sindhwani G 等 指出在无 ROSE 情况下,45%的患者因为样本不足需要重复气管镜检查, 2.1 C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