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829工作面收作期间防治自然发火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芦岭煤矿
II829-1综采工作面收作期间防止煤层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人员:周杨洲
编制日期:2013年9月II829-1综采工作面收作期间防止煤层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
会审主持人:
项目 单位 签字 日期 备注 编制单位 编 制 人 区 长 审
批
单
位 综采一区 防 突 区 技 术 科 安 监 处 瓦 斯 办 批
准 采煤副总 通风副总 总工程师 Ⅱ829-1工作面收作期间防止煤层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概况
II829-1工作面东以工广保安煤柱线为界,西以5#溜煤眼为界,南为II827-1工作面采空区,北为II82六阶段(目前正在准备)。
II829-1工作面预计于2013年11月停采开始收作,为加强该面收作期间的防火管理工作,防止收作期间煤层自然发火事故,确保该面停采、收作期间的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特编制II829-1工作面收作期间防止煤层自然发火措施,望相关单位认真审批、贯彻、执行。
二、开采煤层自然发火情况
II829-1工作面所采煤层为8煤层,由2009年安徽兴安矿用安全产品检疫站对煤层所做自然发火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8煤层自燃倾向为II类,为自燃煤层。根据研究和现场实际确定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是一氧化碳。
三、停采前的防火措施
停采前的防火措施是保证II829-1工作面安全停采收作的基础,集团公司“一通三防管理技术规定”第四百四十四条规定:采取采后集中灌浆的工作面,必须在回采工作面采至距收作线100米前进行防火灌浆,保证灌浆量、灌浆时间、灌浆质量。《II829-1工作面防治煤层自然发火设计》及《II829-1工作面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规定了该面采取随采随灌和采后集中灌浆相结合的方式,为此,特制定以下防灭火措施:
1. 加强防灭火预测预报
(1)针对收作期间工作面作业特点,编制II829-1工作面防火观测点计划(附表一),并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及时增补。
(2)根据设计按要求交替20m迈步预埋束管,工作面回风流安设CO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CO和温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3)每班安排专人巡回对II829-1工作面风巷及上隅角的CH4、CO2、CO等气体及温度检查,现场交接班。瓦检员要做好检查工作并做到结果记录在瓦斯检查牌板上,并及时汇报通风调度,一旦发现采空区、回风流中温度或CO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汇报并查明原因,找到高温点,根据情况采取灌浆、堵漏等措施进行处理。
(4)根据II829-1工作面防止煤层自然发火设计每两天对采空区、工作面上隅角、抽放泵入口和工作面回风流等地点取气化验,对取气化验结果进行汇总,总结规律。
2. 做好各项防火措施的准备工作
(1)在工作面距离停采线100m开始,要加强工作面上、下隅角的充填堵漏,并保证灌浆量、灌浆时间、灌浆质量。备足凝胶、阻化剂、探管等防火材料。
(2)工作面机、风巷预先砌筑合格的防火墙基础,封闭前将机风巷封闭所需的瓦石、水泥、黄沙、各种管路及闷头、束管等材料准备到位。
3. 健全防灭火系统
(1)灌浆系统
① 灌浆管路路线:工广灌浆站→钻孔→-400西大巷→II水平中部回风上山→II82新回风上山→II829-1工作面风巷→II829-1收作面。
② 灌浆管路由综采一区负责保护,通风区每天要安排专门的管子工对灌浆管路和注氮管路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立即汇报处理,确保灌浆管路的正常使用。
③ 通风区要在风巷留设三趟灌浆管路,按照正规循环迈步压茬,压茬距离不大于30m,同时观察机巷出水情况,待工作面不出水后集中灌浆。工作面收作后需布置一节灌浆花管,工作面封闭后集中灌浆。具体见附图一所示。
(2)束管系统
工作面严格控制束管迈步压茬距离,束管外端安设在收作线以外,对安设好的束管要进行现场畅通性和有效性检验,并对束管进行编号挂牌,以便测气员随时通过束管对采空区气体情况进行检测,同时每天进行取气化验,出架期间每班进行一次取气化验,并将化验数据存档备查。
(3)CO监测
通风区在工作面风巷规定位置分别安设一台CO传感器,连续实时监测回风流中的CO情况,并做到对传感器定期维护,收作期间确保探头灵敏可靠。
(4)注氮系统
①在机巷预埋两趟4吋管路作为备用注氮管路。通风区对注氮管路必须经常检查,以防漏气,确保气密性。注氮管路每20m预留释放口,加木垛进行保护。②工作面收作封闭后,如需注氮,另行编制工作面收作封闭后注氮专项设计。
4. 确保通风系统合理、可靠和稳定
通风区要加强巡回检查,及时检修通风设施,II829-1工作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