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104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措施.doc
***煤矿煤矿
520104综采工作面回收期间防治煤层自燃发火
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
编制单位:***煤矿
队长:
编制人:
时间:20**年1月24日
编制人
作业负责人
审批部门/领导
审批人签字
审批意见
生产技术科
通防科
调度室
安健环科
通风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总工程师
矿长
贯彻记录
贯彻人:
贯彻时间:
地点:
单位
姓名
单位
姓名
单位
姓名
520104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
为防治520104综采工作面煤层自然发火,确保520104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安全生产,特编制本措施。
工作面概况
(1)工作面地质情况
该工作面所采煤层为5-2煤层,有煤尘有爆炸危险性,为自燃煤层。工作面采用传统的倾斜长壁采煤法,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式开采,顶板采用自由垮落方式管理,煤层倾角0--3°,平均2°;平均厚度2.77m。
该工作面采用辅运顺槽、主运顺槽、回风顺槽的布置方式,出煤系统安设在主运顺槽内,回风顺槽主要用于工作面回风,巷道支护为锚带网支护。
(2)工作面通风情况
520104综采工作面采用主运顺槽、辅运顺槽进风、回风顺槽回风的U型通风系统。工作面通风路径为辅运大巷一520104主运顺槽、辅运顺槽→520104工作面→520104回风顺槽→520104回风联巷→南翼回风大巷,工作面风量根据工作面生产期间的瓦斯、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大人数及工作面的温度等方面进行计算,计划风量确定为1200m3/min。
二、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措施
为确保520104工作面正常回采,杜绝煤层自然发火现象,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综合防治520104工作面自然发火。
加强煤层自然发火监测与早期预报
(一)建立自燃发火束管监测系统
本矿采用重庆煤科分院生产的JSG-8型束管监测系统,主要安装在520104工作面,监测520104工作面气体成分和预报自燃发火;该系统由采样分析柜、电源控制箱、6路采样管组成;采样管经520104回风顺槽敷设到520104工作面采空区,采集上隅角及采空区的气样进行分析。
1.监测地点
520104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及其它可能发热地点进行探查。
2、监测方法
(1)520104工作面上隅角采用20米迈步预埋束管,定期取样化验。
(2)520104工作面测气员随身携带CO便携仪,经常检查工作面、上隅角、架间及回风流中的CO情况,每班至少不低于两次。
(3)利用520104工作面回风流中安设的CO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CO变化情况。
3、监测内容
人工检测参数:CO、CH4、CO2、O2和温度。
气样分析参数:O2、N2、CO、CO2、CH4、C2H6、C2H4、C2H2等。
(二)采用黄泥灌浆系统预防自燃发火
(1)、灌浆系统
在风井地面工业场地附近设有灌浆站,为全矿灌浆服务,灌浆方法采用随采随灌,即随520104采煤工作面推进的同时向采空区灌注泥浆。在灌浆工作中,灌浆与回采保持有适当距离,以免灌浆影响回采工作。
、灌浆方法
根据本矿井煤层开采特点,采用综采工作面埋管灌浆的方法进行预防性灌浆,回采工作面采用间歇式灌浆。沿工作面回风顺槽在采空区预埋5~8m钢管,一端在采空区,一端接高压胶管,胶管长20~30m,工作面放顶后开始灌浆。重点提高开切眼、上、下工作面巷道和停采线等四线灌浆质量,以达到较好封闭采空区的效果。
为了提高灌浆防火效果,可在泥浆中加适量的阻化剂,以达到良好的防火目的。
(三)采取注氮预防自燃发火
采取沿顺槽埋管方式进行注氮防火,当工作面有发火征兆时才开始注氮,采用间歇注氮。在520104工作面主运顺槽外侧巷帮敷设无缝钢管,并埋入采空区内,管路采用法兰盘联结。如采空区埋管兼作注浆管时,则该埋管分别通过三通与注氮、注浆管相连,根据需要,通过埋管注氮或注浆。
采空区埋管管路每隔一定距离预设氮气释放口,其位置应高于煤层地板,一般高20~30cm,并采用石块或木垛加以妥善保护,以免空口堵塞。
为控制注氮地点,提高注氮效果,可采用拉管移动式注氮方式。即采用回柱绞车将埋管向外牵移,埋管移动周期大体与工作面推进速度保持同步,使注氮孔始终在采空区氧化自燃带内注入氮气。据乌鲁木齐矿务局六道湾煤矿经验,埋管距工作面17m之内,采用回柱绞车能够将埋管牵移。
(四)预筑防火门墙防止自燃发火
预先在520104工作面收作线附近,主运顺槽、辅运顺槽、回风顺槽各构筑一道防火门墙,若发生工作面火灾时,可以安装上防火门,防止火灾蔓延。
构筑防火门墙的要求:
(1)520104采煤工作面形成生产和通风系统后,按设计确定的位置和规格,构筑好防火门墙,并与采区同时移交和验收。
(2)防火门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