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工作面沿空回采及过断层期间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112(3)工作面沿空回采及过断层期间
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 通 风 一 队
编制时间: 2012年8月28日
编 制 人:
审 核:
通风队长:
1112(3)工作面沿空回采及过断层期间防治煤层
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会审签字表
通 风 防突科: 年 月 日
调 度 一所: 年 月 日
生产技术一科: 年 月 日
安 监 处: 年 月 日
地 质 测量科: 年 月 日
机电管理一科: 年 月 日
综采准备一队: 年 月 日
通风副总: 年 月 日
总工程师: 年 月 日
1112(3)工作面沿空回采及过断层期间防治煤层
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1112(3)工作面位于东一13-1(1)采区。该面东邻1113(3)采空区(回采时间:2003.7~2004.5),南至东一13-1(1)采区主要系统大巷,西为1111(3)采空区(回采时间:2002.9~2003.6),北以采区边界断层F217为界。1112(3)工作面走向长1962.7m,倾斜长195m,总面积为382726.5 m2,地面标高为+17.6~+25.8m,工作面标高为-506.5~-563.5m。对应地面主要为西淝河及其堤坝和1111(3)、1113(3)、1111(1)及1112(1)工作面采后塌陷积水区。受工作面采动影响,地面西淝河及其堤坝将有一定沉降。
该面计划于2012年9月份开始回采,2013年7月回采完毕。本面采用后退式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回采。工作面设计平均日产量6500吨。该区域13-1煤层有自燃发火危险,一般发火期为3~6个月。
1、邻近采空区的防火情况
该面东邻1113(3)采空区于2004年5月回采结束并封闭,西邻1111(3)采空区于2003年6月回采结束并封闭,其轨、运永久封闭墙均采用双墙结构,墙体厚度1m,两墙间隔1m并充填水泥砂浆。墙体内、外侧20m进行喷、注浆加固。1112(3)运顺与1111(3)采空区煤柱留设为8m,1112(3)轨顺与1113(3)采空区煤柱留设也为8m,为加强邻近采空区的防火管理,1112(3)轨顺共施工煤柱防火孔33个,采空区防火孔5个;1112(3)运顺共施工煤柱防火孔34个,采空区防火孔5个。
2、工作面的地质构造情况
该面13-1煤层总体构造形态呈一宽缓的背斜,面内次一级的褶曲构造较发育,煤层的形态呈波状起伏,煤层的走向变化较大,煤岩层产状为:倾向40~180°,倾角2~8。
根据周边采掘工程及三维地震资料分析,该面及附近范围共有断层15条,工作面内有3条三维地震解释断层。Fs15(∠75°H=0~3m)、Fs17(∠75°H=0~3m)和Fs21(∠75° H=0~3m)为三维地震解释的面内隐伏断层,其中Fs21断层靠近工作面收作线附近,该断层局部将对回采有所影响。其余除Fg5(H=4.0~5.0m∠55~80°)断层横跨整个工作面将对回采影响较大外,其它断层落差均不大,对回采影响程度不大。
此外,工作面进行了坑透,发现异常区6个异常区。附:1112(3)工作面地质构造汇总表。
1112(3)工作面地质构造参数汇总表
构 造
名 称 性质 走向 倾 向 倾 角 落差(m) 对回采影响程度 F1112(3)26 正 165~175 75~85 73 0.6 断顶,对影响不大 Fg5 正 85~90 175~180 55~80 4~5 横跨整个工作面,坑透解释为2#异常区,为断层影响区,轨顺、运顺均揭露Fg5断层,落差分别为5.0、4.0m,异常区内煤层变薄,影响程度H1煤厚,对回采影响很大。 Fg5-1 正 104 194 50~65 0.8 F1112(3)27 正 57 147 30 1.0 坑透解释为3#异常区,为断层影响区,运顺揭露4条小断层共同影响形成。该范围沿回采方向影响范围约180m,沿工作面影响长度约120m,影响程度H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