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创造性学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案例二(创造性学习)
课题:“金色的池塘”
教学对象:水平一学生
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尝试利用绳子来摆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
2、在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并创造不同的游戏活动方法;
3、结合环保意识,收回活动器材。
教学过程:(片断)
1、情景导入 (1)学生在郊外“秋游”,老师带领做螺旋形跑。
(2)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同做绳操。
2、……(略)
3、创造性学习 (1)画“树叶”(老师:现在是美丽的秋天,金色的树叶渐渐地飘落在池塘里,小朋友们,我们能用自己手里的绳子在池塘里摆成各种形状的树叶吗?)
(2)利用摆好的“树叶”进行跳跃练习(老师:小朋友,我们看见池塘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在一片片荷叶上跳来跳去的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青蛙,好吗?)
方法:①跳一片“树叶”。
②连续跳多片“树叶”
③教师指出跳的重点是:轻跳轻落下。
环保游戏----“捡树叶”
方法:学生沿着池塘在音乐伴奏声中跑步,等音乐一下,学生进入池塘捡树叶。要求尽快地让池塘变得清洁。
放松活动:略
结论:本课采用“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玩绳的练习进行创造性活动,可以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案例三: 自主学习
课题:模 仿 动 物 行 走
教学对象:水平一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以各种姿势移动身体,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奔跑能力、思维判断能力
和表现欲望。
教学内容:模仿兔子、鸭子、青蛙、大象、乌龟和螃蟹的行走动作。
教学过程:
一、热身练习“击掌操”
老师:“樱桃小丸子”动画片同学们看过没有?大家喜不喜欢“小丸子”?主题歌“立正、稍息、站好”会不会唱?下面同学们就跟老师一起听音乐做击掌操。
二、模仿练习:看画,让学生自由模仿动物的行走动作,比一比看谁做得最像。
三、请模仿得最像的同学给大家示范。
四、游戏:“帮小动物找家”
听动物的声音——鸭子、青蛙、大象
猜 谜 语 ——兔子、乌龟、螃蟹
通过听声音或猜谜语,判断是什么动物?迅速跑去寻找动物的家,然后再模仿动物的行走动作,返回大“森林”。
五、根据学生各自对动物的喜欢,自己选择、自由组合、一起创造游戏。
六、放松韵律“小白船”。
结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奔跑能力、思维判断能力和表现欲望。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自主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通过创设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和发展体能。
《玩绳》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体育
适于学段:水平一(二年级)
设计者: 聂 姗(湖南长沙开福实验区国防科大附小)
简介
本课是依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教师用书中关于跳绳的教学内容设计。
学习者分析
本课是水平一(二年级)体育课。在进行本课前,学生在认知情感上已具备以下条件。
1、在水平一(一年级)阶段,他们已认识跳绳的基本动作技能。
2、学生对跳绳很感兴趣,在合理的教学情景设置中学习兴趣更浓厚。
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尝试利用跳绳进行各种身体练习和游戏活动。
2、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自己的想法,根据跳绳的特点摆图案进行跳跃的活动及各种玩绳游戏。
3、在活动中能与人合作、交流,并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练习。
4、通过玩绳的练习活动及“捡树叶”的游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
本次教学活动将采用“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的学习方式,试图通过学生玩绳的练习进行自主探究,发挥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适时、恰当的即时点评将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评价的维度:本课堂教学将实现以下目标,运动参与能力将在学生的自主练习与合作学习中得到加强;心理健康能在陌生的场地进行体育活动和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在体验与他人一起活动和独自活动的区别中得以体现。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1)学生在郊外“秋游”,螺旋形跑。
(2)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同做绳操。
2、自主练习
(1)利用绳进行创造性游戏
方法:独立练习
合作练习
(2)展示部分有代表性的分行性游戏,供大家借鉴。
方法:展示好的作品
表扬、鼓励合作群体
(3)从展示项目中自由选项练习
方法:独立练习
合作群体练习
表扬、肯定
(4)教师进行评比,发“五星”奖品,休息,听音乐。
3、创造性练习
画树叶:用绳摆出各种“树叶”的形状。
利用摆好的“树叶”进行跳跃练习。
方法:跳一片“树叶”
连续跳多片“树叶”
教师指出跳的重点:“轻跳”、脚尖着地。
4、环保游戏――“捡树叶”
方法:学生站在树叶的周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