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4章交换机与路由器.ppt

发布:2017-04-25约7.46千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遂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雷新华;第4章 交换机与路由器;第4章 交换机与路由器;任务一 交换机基本配置管理;一 启动过程与配置的基本操作;一 启动过程与配置的基本操作;一 启动过程与配置的基本操作;一 启动过程与配置的基本操作;一 启动过程与配置的基本操作;一 启动过程与配置的基本操作;一 启动过程与配置的基本操作;一 启动过程与配置的基本操作;二 配置交换机支持Telnet ;二 配置交换机支持Telnet;任务一 交换机基本配置管理;2.以太网交换机的体系结构 交换机是一台专用的特殊的计算机,它包括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接口、flash和操作系统等。 ;任务一 交换机基本配置管理;(1)核心层 核心层是网络的高速交换的骨干,对协调通信至关重要。在该层中的设备不再承担访问列表检查、数据加密、地址翻译或者其他影响最快速率交换分组的任务。核心层有以下特征: ① 提供高可靠性。 ② 提供冗余链路。 ③ 模块化的设计,接口类型广泛。 ④ 提供故障隔离。 ⑤ 交换设备功能最强大。;(2)汇聚层 汇聚层位于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它把核心层网络的其他部分区分开来。汇聚层具有以下功能: ① 策略(处理某些类型通信的一种方法,这些类型通信包括路由选择更新、路由汇总、VLAN通信以及地址聚合等)。 ② 安全。 ③ 部门或工作组级访问。 ④ 广播/多播域的定义。 ⑤ VLAN之间的路由选择; ⑥ 介质翻译(例如,在Ethernet和令牌环之间)。 ⑦ 在路由选择之间重分布(例如,在两个不同路由选择协议之间); ⑧ 在静态和动态路由选择协议之间的划分。;;任务二 交换机的VLAN的划分;一 同一交换机上的VLAN内通信;一 同一交换机上的VLAN内通信;二 多个交换机上的VLAN内通信;二 多个交换机上的VLAN内通信;二 多个交换机上的VLAN内通信;任务二 交换机的VLAN的划分;2.VLAN标准 802.1qVLAN的体系结构 。 802.1q使用4字节标签头定义TAG(标签)。802.1q标签头包含了2个字节的标签协议标识(TPID)和2个字节的标签控制信息(TCI)。;二 多个交换机上的VLAN内通信;4.VLAN的端口 VLAN的端口可以分为access和trunk两种。 (1)接入链路(access link) 接入链路是用于??接主机和交换机的链路。通常情况下主机并不需要知道自己属于哪些VLAN,主机的硬件也不一定支持带有VLAN标记的帧。主机要求发送和接收的帧都是没有打上标记的帧。 (2)干道链路(trunk link) 干道链路是可以承载多个不同VLAN数据的链路。干道链路通常用于交换机间的互连,或者用于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的连接。 (3)帧在网络通信中的变化;二 多个交换机上的VLAN内通信; 如图所示,在交换机上分别划分VLAN10和VLAN20,VLAN10的工作站IP地址为;VLAN20的工作站IP地址为。利用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实现VLAN间互访。在三层交换机上创建各个VLAN的虚拟接口(SVI),并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然后将所有VLAN连接工作站的网关指向该SVI的IP地址,VLAN10里的工作站的网关比如都设为54,VLAN20里的工作站的网关比如都设为54。;任务三 路由器的初始配置;【任务描述】 假设某企业的网络管理员第一次在设备机房对路由器进行了初次配置后,他希望以后在办公室或出差时也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管理,现要在路由器上做适当配置,使他可以实现这一愿望。 【任务分析】 以一台Cisco2621路由器为例,一台PC机通过串口(Com)连接到交换机的控制(Console)端口,通过网卡(NIC)连接到路由器的fastethernet0/1端口,如图所示。假设PC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38,,配置路由器的fastethernet0/1端口的IP和网络掩码分别为39,。 ;任务三 路由器的初始配置;任务三 路由器的初始配置-【知识链接】;路由器常用的端口如下: (1)高速同步串口 (2)以太网端口 (3)Console口(控制口) (4)AUX端口(辅助口) (5)ISDN端口(BRI端口) (6)高密度异步端口 还有一些端口可以通过购买相应的网络模块而获得。; (2) 识别V.35路由器线缆 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路由器必须通过CSU/DSU设备(也称DTU)接入广域网。 路由器与DTU之间的连接有几种标准,常见的就是使用V.35标准的接口和线缆。V.35路由器线缆又分DTE线缆和DCE线缆两种,V.35DTE线缆接口处为针状,V.35DCE线缆接口处为孔状 。; 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