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资管理系统设计报告..doc

发布:2017-01-03约5.59万字共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延安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科目:数据库系统概论 题目:工资管理系统 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班级:软件12 成员:邓茂记: 王晓武: 宋彤彤: 彭文丽: 设计时间:2013年11月12日—— 2013年12月20日 目录 第一章 开发背景及意义 1.1项目开发背景 1.2项目开发的目标及意义 1.3系统开发方法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 2.2 技术可行性 2.3 经济可行性 2.4 操作可行性 2.5 系统流程图 第三章 系统分析 3.1 需求分析 3.2 数据流图 3.3 数据字典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 4.1 概念结构设计 4.2 逻辑结构设计 4.3 物理结构设计 4.4 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第五章 工资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5.1 功能界面设计 5.2实现工资管理系统的java代码 第六章 总结与体会 第一章 开发背景及意义 项目开发背景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的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而知识经济的两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化合全球化。要实现信息化和全球化就必须依靠完善的网络和数据库机制。处于现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都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环境,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尤其是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其优越性。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系统的开发时系统管理的前提。 因此,对于企业或是事业单位来说开发一套工资管理系统是很必要的。虽然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已经进入信息化管理,但对于不同的单位所需要的功能是不一样的,这样通用的软件使用效率不高,还会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这样就不能满足所有单位和部门的需求。所以必须做好客户的需求分析工作,设计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 系统开发的目标及意义 企业和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系统唯有采用自动化,高效率,人性化的管理,才能满足服务员工的需求。工资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在于加强服务而不在于精简人力。所以系统要能提供更自动化的服务,期望以最快的速度将人事工资信息做最适当的运用。主要目标有:以自动化、系统化、高效管理代替分散重复操作;提高单位效益和现代化信息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自律性,促进员工人才的成长和流动;减轻人事工资管理员的负担,节省人力物力的开支等。 引进以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是加快人事工资管理信息服务进程的重要手段。新的管理系统的使用会给人事管理体系发生变化。这促进了工资数据管理方式和理念的转变,提高了企业单位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系统开发方法 工具eclipse sql server 2005 2.开发语言:javasql语言研究 2.1 2.5 系统流程图 第三章 系统分析是对员工信息和工资信息的查询修改增加删除,准确地的统计计算和汇总,快速打印出报表。分析 3.1.1 员工年终奖3.1.5 工资管理系统是针对企事业单位的大量业务处理工作用计算机进行全面现代化管理,主要包括: (a)c)按照不同工种的基本工资情况、员工的考勤情况产生员工的每月的月工资; (d)e)3.1.6 员工月工资是指各单位在一个月时期内支付给本单位全体员工的全部劳动报酬。 员工月工资=基本工资+工龄工资+津贴+加班工资+奖金 3.1.7 系统功能模块 分为员工管理功能模块,工资管理功能模块,,查询功能模块。 各个功能模块的说明: 管理功能模块:实现对员工信息的查询添加删除 (2).工资管理功能模块:实现对员工基本工资的设定与查询,对员工加班请假旷工工资的设定员工总工资的计算。:实现对员工工资的统计功能。查询功能模块:产生每个员工的工资报表提交到相应部门。流图 系统功能的描述,得到工资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如下: 数据流图与数据流图 管理 查询 浏览 图3.1 顶层数据流图 录 员工号入 考勤 设 定 考 勤 工 津贴 资 基本工资 公 工 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