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篇作文指导.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篇作文指导
教
学
设
计
思
路
【习作训练重点提示】
本次习作是任选一篇你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什么是读后感?读后感就是把读了文章、书籍后的体会、感想写下来。本次习作的要求有两点:一是任选读过的文章写——“让我们就课文或读过的其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二是要写出真实的感想。任选,给了你充分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你可以选你印象深刻、感受强烈的材料写;写出真实的感想,就是说不要贴标签、喊口号,不要无病呻吟。
【习作指导】
一、习作知识
写读后感,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认真读文章。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把文章认真地读上几遍,边读边思考,了解文章主要写什么,重点写什么,是怎么写的。从而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写作目的和特点。要知道,感想、体会依赖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文章内容不理解,就谈不上感想,就不可能有体会。因此,要努力读懂文章内容,切忌一知半解。
2.读完后仔细思考。读过文章后,要仔细地想一想:这篇文章在思想内容上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启发,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思考中,要联系学习、生活、社会,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去想。“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就需要思考。
3.写法要灵活。读后感的写法灵活多样,一般先用下两个自然段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让读者看了知道是哪篇文章,内容是什么;然后简要分析一下文章在内容和写作上有什么特点;接下来用较多的篇幅写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感受要紧密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这是读后感的重点部分。???
读后感的灵活多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可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这种感想可以是思想认识方面的,可以是写作方法上的,可以是内容本身,可以是由内容想到的。如读了课文《再见了,亲人》,可以从思想方面去写;也可以从对写作方法的感悟方面去写:通过认真推敲,感悟到文章赞扬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是通过精心选材的:大娘、小金花、大嫂分别代表了朝鲜的老人、孩子、中年人,志愿军和大娘、小金花、大嫂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也就是志愿军和全体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从而表达中朝两国人民胜似亲人的深厚友谊,由此体会到写文章就应该像这样对材料进行精心的挑选;还可以从内容本身去写;还可以由文章内容所想到的去写等。就篇文章谈感想涉及到方方面面;这里不再一一例举。
(2)可以就文章的某一点,如重点句子、段落写体会、谈感想。
?写读后感,有时感受很多,可以有重点地选写其中一、两点感受最深的,不必一一赘述。
?4.写读后感也要认真构思,讲心里话,实在话,尽可能把它写得新颖一些,使它具有吸引力,能引起读者共鸣。
二、读写结合:再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思考后面的问题。
1、文中反复写了类似“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句子,这样写起什么作用?
2、课文结尾处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为什么这样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三、选材建议
1、在你读过的文章中选取一篇感受最深、体会具体的来写,或者选取学习过的课文来写。写前再读一读,想一想,揣摩出一些新的东西。
2、可以请老师帮助你选取习作材料,可以与同学一起讨论,共同选取同一材料深入学习、思考、研究、体会,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来写作。
3、可以把自己的感受、体会讲给老师、同学听,请他们帮助你补充、完善。
(l)“我”读的一篇什么文章,是就什么谈感想的?
(2)作者是怎样联系自己去体会这篇文章中那句话的?想一想,读后感与记人叙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四、应注意的问题
1、读后感的感想要真实,不要喊口号,不要画蛇添足。
2、以上讲的写读后感的大致步骤,意在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方向,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相反,读后感的写作十分灵活,因为它是由感而发,由感而书。
3、读后感的“感”是重点,即以感想、体会为重点。然而“读”又是感的基础,读不认真,读不思考,读得不熟,读不出味,对内容的理解不正确、不准确,“感”就无从谈起,“感”就不会真实、深刻。因此,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写出读的情况,对读的理解,然后在‘感’字上下功夫,写出真实、深刻的感受。
【自我评改】
1、写完后读一至二遍,看对文章的理解是否正确,感受的抒写是否得体,感想的表达是否准确,看结构是否满意,标点是否正确,把有问题的都改正过来。
2、拿不稳、吃不准的地方可向老师请教,或与同学讨论。
3、请同学提出修改意见,甚至让同学改一改。
【参考题目】你可以跟本单元例文一样,拟个正标题+副标题,也可以直接拟这种标题:
1、《×××》读后 2、《×××》读后感
??? 3、读《×××》有感
??????? 4、读《×××》后的感想个性化设计 第七篇作文批改记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