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校全员辅导模式 理论与策略.ppt

发布:2017-09-27约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校全员辅导模式: 理论与策略 西北师大教育学院 杨 玲 一.全员教师参与辅导的重要意义 1.全员教师参与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咨询员的缺乏与心理咨询需求的不断扩大: 两难问题日趋严重。 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学校咨询员与学生的比例达到1:200到1:500之间时——许多有问题的学生都处于想改进却得不到帮助的状况。我们大陆地区目前连每个学校一名专职辅导员都达不到。 2.全员教师参与心理辅导也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Myrick, 2003) 辅导与教改的共同要求 有成就的教师和有成就的辅导员一样,都拥有如下特点: 明察学生想法中的本意; 使教学经验个人化(personalize); 提供课堂讨论,促使学生能够交流与分享想法; 能与学生及家长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善于总结个人的学习经验; 灵活多变; 敢于接受新思想; 能向学生示范交流技巧; 能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3.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 促进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你是做什么的? 经师与人师 教师的主要角色: 知识学习的引领者 家长的代理人 纪律的执行者 团体的领导者 学生的心理辅导员 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 二、国内外以教师为基础的辅导 1、美国的教师顾问计划 (teacher advisor program) 2、台湾的三级预防系统 3、香港的学校本位辅导 4、浙江师范大学心理所:以广大教师为基础的 辅导模式的尝试 1、美国的教师顾问计划 (teacher advisor program) 在20世纪80至90年代的十年里,美国中学辅导中意义最大的发展是以教师为基础的辅导系统(teacher-based programs)的快速出现(Mauk Taylor,1993)。 教师顾问计划是建立在辅导是每个人的责任这个假设的基础上的。 缺乏足够的训练有素的咨询员来满足学校的辅导需要,那么以教师为基础的辅导可以看成是学校辅导的一个重要补充(Galassi Gulledge, 1997)。 2、台湾的三级预防系统 三级预防 对 象: 心理障碍 参与人员:心理辅导员与 精神科医师 二级预防 对 象: 适应困难学生 参与人员:心理辅导员 初级预防:对 象: 广大学生 参与人员:全体教师、班主任 专兼职心理咨询员 王智弘(1998)认为班级辅导是将学校心理辅 导服务普及所有学生的最佳途径之一; 罗杰(2003) 称之为教育性的辅导 (instructional guidance) 。 3、香港的学校本位辅导 从90年代起,香港的学校心理辅导方式从着重个别学生问题的补救性辅导逐渐转向注重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性及预防性的学校本位辅导(漆明龙,2002)。 学校本位辅导,是指在校长的带领下及学校专职辅导教师的策划和协助下,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讨论,对学生的问题达成共识,并制定一套学校认可的行为标准,通过系列的奖励,鼓励学生沿着积极的方向,改善其行为的辅导(彭永新,1999)。 4、浙师大心理所:以广大教师为基 础的辅导模式的尝试 (1)十多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