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水韵 上课课件定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欣赏了这些图片以后,周庄在我们的脑海中有一个怎样的印象呢?(提示:可以运用一些诗词句或修辞手法,然后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 1、充满诗情画意,如一曲悠长的乐曲,如一幅写意的画卷,如一杯醇香的美酒……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小桥流水人家”…… 3、水给古老的旧镇带来了生命,带来了活力,增添了神采,增添了韵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赏析文中精美的语言, 重点赏析三次游周庄的不同感受。 2、把握文中的写作特点。 阅读第四自然段,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作者前两次去周庄分别是什么时候,天气情况怎么样? 第一次去周庄是仲春,天下着小雨;第二次去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2、前两次周庄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第一次作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作者仿佛看到了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修辞手法:比喻 3、作者两次到周庄时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周庄水韵的? 视觉:色彩 第一次: 第二次: 视觉:色彩 ; 听觉:声音 略 写 作者前两次到周庄的感受不同,分别是: “水墨画”和 “版画”。两者有何不同? 水墨画:指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版 画:指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铜版、锌版、木版、石版、麻胶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国画。 水墨画特点: 一切景观全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迷离朦胧的美感 第一次: 仲春烟雨笼 罩的周庄迷蒙 的水墨画。 欣赏水墨画 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雨雾中周庄的飘忽宁静而又恬淡幽雅,给人幽深、飘忽、朦胧的感觉。 版画特点:黑白分明,线条流畅,带有一种古朴典雅的神韵。 第二次: 冬天积雪斑斑的周庄动感版画。 形象地写出了雪后日出的周庄的特色,给人以色彩鲜明、耀眼炫目的感觉。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次到周庄的语段,用以下提示品析本段语言。 提示: 1、修辞手法的运用。2、句式的长短与整散。3、语言的音韵美:叠词、反复构成动听节奏;押韵、声音的平仄起伏。 4、按时令写景, 多角度写景。 欣赏版画 1、“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拟人,把阳光人格化,突出了阳光的温暖、轻柔,给人舒适的感觉。 拟人 2.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形成节奏的参差美。 3.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 雪融化的声音用“滴”“淌”“渗”动词形容,用词丰富不单调。 4.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悠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运用通感、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声的缠绵细腻,富有柔情的特点。另外,叠词的运用,产生音韵的和谐美。 前两次作者去周庄对周庄的感觉分别用了“水墨画”和“版画”来比喻,那第三次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吗? 春夜张灯结彩的周庄七彩油画 1、第三次游周庄描绘了什么景色?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阅读第5、6自然段,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节日夜景 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 时 间 时间先后 空 间 岸上 河中 天上 地上 岸上的彩灯、倒影、花船、丝竹管弦声、礼花、彩光、欢呼声等; 河中 岸上 水上 古镇尽头 天上 地上 归纳: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水韵”(移步换景) 威 尼 斯 周 庄 周庄简介: 北宋元佑年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200亩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感其恩德,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属昆山市管辖,古称贞丰里,历经900多年沧桑,是江南六个著名古镇之一。 古画家吴冠中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被誉为“梦里水乡”。 NEXT 南 湖 南湖园 全福寺 迷楼 沈厅 贞丰桥 双桥 澄虚道院 张厅 富安桥 荷花池 周庄主要景点介绍 作者简介 赵丽宏,男,当代作家。1951年生,大学毕业后,曾任上海《萌芽》文学杂志编辑,之后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以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见长,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30多部诗集、散文集和报告文学集。 学习目标 1、理顺行文构思。 2、初步感知周庄给人的总体 印象。 第一课时 泰安六中 高峰 (1) 和谐的声音 (2) 指韵母或章节的收音 (3) 指诗赋词曲 (4) 风雅、高雅 (5) 风度 (6) 气韵、神韵 (7)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