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周庄水韵》说课稿.doc

发布:2020-02-25约3.6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周庄水韵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周庄水韵》是一篇语言优美,结构合理,详略得当的游记散文。作者从不同的时间、季节入手,分三次描写了周庄水乡给人的印象,让人犹如欣赏了一幅有声有色,韵味十足的动态风景画.根据初中语文新课标及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学习、掌握写景的顺序和方法; 品味本课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 能背诵第二次游周庄的课文部分。 情感要求:感知水乡动人的情韵,了解祖国如诗如画的水乡风貌,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好.? 重、难点的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文是篇游记,学生以前接触少,虽然也有如亲子游,同学游等经历,但对游记的写作方法不太了解,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我确定本课的学习重难点如下:? 重点: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欣赏周庄水韵的古典意境.? 难点:学习写作方法。 二、说教法?: 1.?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文字毕竟是抽象的,因此我设计用多媒体展示周庄的美景,先让学生对周庄有一个清新、鲜明、深刻、直观的印象,再带入到课文学习,并借助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这样既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课堂教学活动。依据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阅读教学?以学生诵读理解性读为主。新课标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朗读,有听读、分组读齐读,自由读个性化读,有速读、浏览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并受到情感熏陶。?】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背诵“第二次游周庄”的语段。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品味本课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可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结合学习“第三次游周庄”的语段,掌握景物描写的顺序、特点;并学会运用。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文字给你怎样的印象。师:这就是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古镇周庄,著名山水画家吴冠中曾说过:“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今天就让我们随同作家赵丽宏,一起去领略这中国第一水乡的风韵。(多媒体展示课题)(听的印象比看的更深刻;这是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刚开始一接触这段文字时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它犹如一个特写镜头将我们带进美妙的周庄,我让学生在听读中去想象它意境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结构 借助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课文。 要求:⑴学生认真听,不会读的字做记号; ⑵谈谈周庄给你的印象。 结合课文注释里的注音并借助工具书等形式掌握不会读的字,也可上黑板书写。 学生再读课文(速读或浏览课文)。(再读就是让学生能更熟悉课文,其实就是理思路的过程,这样学生准备的时间充分一些) 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1-3):叙述周庄水乡的总体印象; 二(4-6):描述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分组读1-3自然段(女生读第一段,男生读第二自然段,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①周庄给作者的整体印象是?——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还有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事物。 这些事物指?——河水、波光、倒影、石桥、小舟、古镇、行人等。让人不由想起马致远的一句词:小桥流水人家。?) ②作者对周庄整体印象的评价?——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这样景象指?——从上文找,实际上是对上文三个自然段的总结:水中倒影-色彩斑斓 水上石桥-风采各异???水傍古镇-浑然一体?。 自由读4-6自然段。 小组思考讨论: ①作为游记,作者写了三游周庄,分别选择何时、何物、何角度来描绘“水韵”的?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水韵图画”(即作者感受)? 第一次:仲春 雨雾 色彩(视觉) ——水墨画; 第二次:冬天 雪景 色彩、声音(视觉听觉)——版画; 第三次:春夜 节日景象 色彩、姿态、声音(视觉听觉)——油画(梦幻图) ②三游周庄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一次?为什么? 第二次比第一次详细,最详细的是第三次。从内容可感知:第三次写节日盛景及人们的欢呼凸显人们幸福的生活(联系时代背景略析,改革开放后人们幸福的生活) (这实际上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由整篇到自然段内) (三)作业 1、熟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