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岳麓版必修3《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新 君主立宪 地主阶级抵抗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第23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2、革命机关报:《民报》 3、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革命政党:同盟会 三民主义 二、内容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平均地权 创立民国 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 前提 核 心 补充 发展 创立民国: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全集》 思考:“民国”是怎样的国家?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清帝退位诏书 大总统誓词 清朝灭亡 民国建立 宪法创建 三、三民主义的实践 辛亥革命 材料二 材料一 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三 农民 地主 我们还是得不到土地啊 想的美,等着瞧 资产阶级 普通民众 资产阶级共和国关我们啥事 民主,共和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三、三民主义的实践 无量头颅无量血, 可怜购得假共和! 1913年3月20日 宋教仁在上海遇刺 1915年12月,袁世凯恢复帝制 1917年,段祺瑞拒绝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失 败 革命!路在何方? 20世纪初,世界和中国革命形势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1917年十月革命 1919年五四运动 1921年中共成立 一、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材料一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材料二 彼共产党成立未久,已有青年同志二百万人,可见彼等奋斗之成绩。 材料三 ……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孙中山谈话 据材料,孙中山这时思想有何变化,为挽救革命决定依靠哪些新力量? 学习欧美 依靠苏俄、中共、农工群众 以俄为师 孙中山等人进入一大会场 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4.广州)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新三民主义 一、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国民党一大会址 二、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与权利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改善农民和工人生活状况 “新”在反帝 “新”在强调普 遍平等的民权 “新”在更关 注农民和工人 1.国民党“一大” 国共合作建立 2.国民大革命运动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三、新三民主义的实践 资产阶级改良 资产阶级革命 国民革命 旧三民主义(1905年提出) 新三民主义 (1924年提出) 发 展 1911 辛亥革命 旧三民主义 1913--1922 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新三民主义 1924 1924--1927 191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国民党“一大” 国共合作建立 国民大革命运动 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弥留之际仍口呼:“和平” “奋斗” “救中国” *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