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岳麓版必修三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贺凤芝).doc

发布:2017-06-03约5.6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应掌握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和作用。掌握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孙中山思想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并注意区别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之处【】一、三民主义 ? (一)思想渊源 1.社会实践 (1)鸦片战争后,许多变法救国的主张和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民主革命成为时代需要。 (2)孙中山在上书 碰壁之后,认识到不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根本不可能抵御侵略、挽救危机。 (3)流亡海外期间,孙中山广泛考察西方社会。 2.理论学说 (1)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如 的“自由、平等、博爱”,以及美国的“ 、民治、民享”。 (2) 中国 的重要启迪。对“ ”十分赞赏,把“ ”视作自己的“理想国”。 (3)孙中山还信奉进化论,欣赏美国亨利.乔治的“ ”思想,盛赞马克思的 。 (二)提出 1.1905年,孙中山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提出了 , , , ”的纲领. 2.1905年11月,孙中山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撰写发刊词,首次提出三民主义. (三)内容 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反对民族压迫,反对 对中国的 统治。 2.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推翻 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国民一律平等。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解决以 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映了孙中山对社会问题的重视,表达了他解决国民经济生活、消除贫富悬殊及其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 (四)意义 ? 1.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 政治、经济利益。 2.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 和 的共同愿望。 3.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第一个 政府。 4.制定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三民主义有何局限性 二、新三民主义?? (一)原因 1.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及反袁、护国、护法运动的相继失败,使孙中山萌发了“重新革命”的念头。 2.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3. 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二)内容??? 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一大上, 》改组国民党,确立了 、 、 三大政策,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对外反对 ,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 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实行“耕着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三)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1.在民族主义上,由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和君主专制政体发展为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和各民族一律平等。 2.在民权主义上,由建立民国到授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与团体一切权利。 3.在民生主义上,在平均地权之外,又增加了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生活状况的内容。 (四)评价 1.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 2.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 。 3.孙中山实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三、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历史地位 1.融铸中西方思想文化精粹,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 2.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 的民族特色。 3.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 。是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思维拓展】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实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理想? ①国共在新三民主义基础上实现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独立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自由,为国家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③新中国成立后,捍卫国家独立、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与日俱增。 .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内容 民族主义:强调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前提)。推翻清政府这个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客观上有进步作用。 民权主义:强调建立民主共和国(核心)。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发展为民族自求解放(反帝)和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凡反帝之个人和团体均享有民权,主张在反帝反封建的基础上实现各阶级联合专政。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实践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