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误差及数据处理.ppt

发布:2017-09-27约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误差及数据处理 2-1 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方法 2-2 分析测试的误差和偏差 2-3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2-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试题 1.特点: (1)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恒定,可以测定和校正 (2)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重复出现,误差的大小和正负不变。 2.产生的原因: (1)方法误差 (2)试剂误差 (3)仪器误差 (4)主观误差 §2-2 分析测试的误差和偏差 一 、误差(error)和准确度(accuracy) 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来衡量,由系统误差的大小来决定。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一)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四、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 §2-3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三、显著性检验 §2-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一、有效数字:指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 有效数字=各位确定数字+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1.实验过程中常遇到两类数字: (1)表示数目(非测量值):如测定次数;倍数;系数; 分数 (2)测量值或计算值。数据的位数与测定的准确度有 关。 第二章 误差和数据处理试题 1.试区别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 答: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来衡量。误差越小,则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精密度是指用同一方法对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偏差越小,则精密度越高。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差, (3) 根据测定次数和要求的置信度(如90%)查表: 表2-2 不同置信度下,舍弃可疑数据的Q值表 测定次数 Q0.90 Q0. 95 3   0.94 0.98 4 0.76 0.85     5 0.64 0.73 6 0.56 0.69 7 0.51 0.59 8 0.47 0.54 9 0.44 0.51 10 0.41 0.48 (4) 将Q计与Q表(如Q 0.90)相比, 若Q计?Q表舍弃该数据, (过失误差造成) 若Q计≤Q表保留该数据, (随机误差所致) 当数据较少时舍去一个后,应补加一个数据。 2.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 步骤: (1) 数据从小至大排列x1,x2 ,…… ,xn (2) 计算该组数据的平均值 和标准偏差S (3) 计算: 讨论:由于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使用了所有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故准确性比Q检验法好。 (5) 根据测定次数和要求的置信度(如95%)查表: 表2-3 不同置信度下,舍弃可疑数据的G 值表 测定次数 G 0.95 G 0. 99 3   1.15 1.15 4 1.46 1.49     5 1.67 1.75 6 1.82 1.94 7 1.94 2.10 8 2.03 2.22 9 2.11 2.32 10 2.18 2.41 (6)将G计与G表(如G 0.95)相比, 若G计?G表舍弃该数据, (过失误差造成) 若G计≤G表保留该数据, (随机误差所致) 当数据较少时舍去一个后,应补加一个数据。 (一)总体均值的检验——t检验法 用标准样品值与测量值比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