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6中考数学 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 第4节 直角三角与勾股定理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 第4节 直角三角与勾股定理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一) 知识要点梳理 概念定理 1. 直角三角形 (1)性质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②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斜边的一半. (2)判定 ①有一个角是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②有一条边上的中线是这边的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 形. 2.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一个三角形中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主要公式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方法规律 勾股定理的运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求第三边长.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长求另两边长的关系. (3)用于证明平方关系的问题. 中考考点精讲精练 考点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 考点精讲 【例1】(2013佛山)如图4-4-1,若∠A=60°, AC=20 m,则BC大约是(结果精确到0.1 m) ( ) A. 34.64 m B. 34.6 m C. 28.3 m D. 17.3 m 思路点拨:首先计算出∠B的度数,再根据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40 m,再利用勾股定 理计算出BC的长即可. 答案:B 解题指导: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和勾股定理. 解此类题要注意以下要点: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之一: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例2】(2012广州)在Rt△ABC中,∠C=90°,AC=9,BC= 12,则点C到AB的距离是 ( )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在Rt△ABC中,由AC和B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然后过点C作CD⊥AB,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也等于斜边AB乘以高CD的一半,将AC,AB及BC的长代入求出CD的长,即为C到AB的距离. 答案:A 解题指导: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法. 解此类题要注意以下要点: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2)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两直角边的乘积的一半=斜边乘以斜边上的高的一半. 考题再现 1. (2014广东)如图4-4-2,在⊙O中,已知半径为5,弦AB的长为8,那么圆心O到AB的距离为 . 2. (2013广东)在Rt△ABC中,∠ABC=90°,AB=3,BC= 4,则sinA= . 3 3. (2014珠海)如图4-4-3,在Rt△ABC中,∠ACB=90°. (1)用尺规在边BC上求作一点P,使PA=P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连接AP,当∠B为 时,AP平分∠CAB. 30° 解:(1)如答图4-4-1. 4. (2014梅州)如图4-4-4,在Rt△ABC中,∠B=90°,AC=60,AB=30.D是AC上的动点,过点D作DF⊥BC于点F,过点F作FE∥AC,交AB于点E.设CD=x,DF=y.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四边形AEFD为菱形时,求x的值; (3)当△DEF是直角三角形时,求x的值. 解:(1)∵在Rt△ABC中,∠B=90°,AC=60,AB=30, ∴∠C=30°. ∵CD=x,DF=y, ∴y= x. (2)∵四边形AEFD为菱形, ∴AD=DF, ∴y=60-x. ∴由 解得x=40. ∴当x=40时,四边形AEFD为菱形. (3)当△DEF是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 ①∠EDF=90°. ∵∠EDF=90°,FE∥AC,∴∠EFB=∠C=30°. ∵DF⊥BC,∴∠DEF+∠DFE=∠EFB+∠DFE. ∴∠DEF=∠EFB=30°.∴EF=2DF, ∴60-x=2y. 由 解得x=30. ②∠DEF=90°.由于EF∥AC,则∠EDA=∠DEF=90°. ∴当△ADE∽△ABC时,△DEF是直角三角形. ∴ ,即 把y= x代入,得x=48.∴当△DEF是直角三角形时,x=48或30. 考题预测 5. 如图4-4-5,直角三角形AB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