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稳定性分析.doc

发布:2017-05-17约8.13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控制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 主要内容: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概念 稳定性定理 系统稳定性分析 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 难点:李亚普诺夫函数的构造 §3.l 李亚普诺夫第二法的概述 3.1.1物理基础 系统的稳定性就是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系统偏差量(被调量偏离平衡位置的数值)过渡过程的收敛性,用数学方法表示就是 式中为系统被调量偏离其平衡位置的大小;为任意小的规定量。 物理事实:如果一个系统的某个平衡状态是渐近稳定的,即,那么随着系统的运动,其贮存的能量将随着时间增长而衰减,直至趋于平衡状态而能量趋于极小值。 基本思想:李亚普诺夫引入了“广义能量”函数,称之为李亚普诺夫函数,表示为 V(x,t),它是状态和时间t的函数。对定常系统,“广义能量”函数则为V(X)。 如果考察的动态系统是稳定的,当存在对任意(平衡点)时,成立,且对时,才有。 关键: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李亚普诺夫函数。 数学基础:二次型及其定号性。 3.1.2二次型及其定号性 1.二次型 n个变量的二次齐次多项式为 称为二次型。式中,是二次型的系数。 设,既对称且均为实数。 用矩阵表示二次型较为方便,即 必须指出,二次型是一个标量,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定号性,也就是V(X)在坐标原点附近的特性。 (1)正定性 当且仅当X=0时,才有V(X)=0;对任意非零X,恒有V(X)0,则V(X)为正定。 (2)负定性 如果V(X)是负定的,或仅当X=0时,才有V(X)=0;对任意非零X,恒有V(X)0,则V(X)为负定。 (3)正半定性与负半定性 如果对任意,恒有,则V(X)为正半定或称准正定。 如果对任意,恒有,则V(X)为负半定或称准负定。 (4) 不定性 如果无论取多么小的零点的某个邻域,V(X)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则V(X)为不定。 2. 赛尔维斯特准则 ①二次型或对称矩阵P为正定的充要条件是P的主子行列式均为正,即 如果 则P为正定,即V(X)正定。 ②二次型或对称阵P为负定的充要条件是P的主子行列式满足;。 §3.2 李亚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性 3.2.1平衡点的概念 系统描述为 式中 X为n维状态向量。 当在任意时间都能满足 (3.1) 时称为系统的平衡状态。凡满足式(3.1)的一切值均是系统的平衡点,对于线性定常系统 A为非奇异时,X=0是其唯一的平衡状态;对于非线性系统,有一个或多个平衡状态。 由式(3.1)可知,在系统的平衡点,状态变量的变化率为0,由古典控制理论知道,该点即为奇点,因此,系统微分方程式的奇点代表的就是系统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点。 任何彼此孤立的平衡点,均可以通过坐标的变换,将其移到坐标原点,这就是经常以坐标原点作为平衡状态来研究的原因,因此常用的连续系统的平衡状态表达式为 3.2.2李亚普诺夫定义下的稳定性 下面用二维空间图3.1来说明李亚普诺夫定义下的稳定性。 1.稳定与一致稳定 设为动力学系统的一个孤立平衡状态。如果对球域或任意正实数,都可找到另一个正实数或球域,当初始状态X0满足时,对由此出发的X的运动轨迹有,则此系统为李亚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如果与初始时刻t0无关,则称平衡状态为一致稳定。 2.渐近稳定和一致渐近稳定 设为动力学系统的孤立平衡状态,如果它是稳定的,且从充分靠近的任一初始状态X0出发的运动轨迹有 或,即收敛用于平衡状态,则称平衡状态为渐近稳定。如果与初始时刻t0无关,则称平衡状态为一致渐近稳定。渐近稳定性等价于工程意义上的稳定性。 如果对状态空间中的任意点,不管初始偏差有多大,都有渐近稳定特性。即对所有点都成立,称平衡状态为大范围渐近稳定。可见,这样的系统只能有一个平衡状态。由于线性定常系统有唯一解,所以如果线性定常系统是渐近稳定的,则它一定也是大范围内渐近稳定的。 在控制工程中,确定大范围内渐近稳定的范围是很重要的,因为渐近稳定性是个局部概念,知道渐近稳定的范围,才能明确这一系统的抗干扰程度,从而可设法抑制干扰,使它满足系统稳定性的要求。 3.不稳定 如果平衡状态既不是渐近稳定的,也不是稳定的,当并无限增大时,从X0出发的运动轨迹最终超越域,则称平衡状态为不稳定的。 §3.3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定理 定理3.1 设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式中,如果有连续一阶偏导数的标量函数存在,并且满足以下条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