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敌昆虫演示幻灯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敌昆虫;天 敌 昆 虫;天敌昆虫:天敌昆虫是一类寄生或捕食其它昆虫的昆虫。它们长期在农田、林区和牧场中控制着害虫的发展和蔓延。人类急切的需要了解天敌昆虫,利用一类寄生或捕食其它昆虫的生物特点在农区、林区、乃至在大自然控制着害虫的发展和蔓延的天敌昆虫防治害虫,这项生物防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因此,保护、利用及开发天敌昆虫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一、捕食性天敌 ;1、种类;;瓢虫; ;马蜂;草蛉;草蛉的成虫食性有所变化,象中华草蛉、亚非草蛉等就改肉食性为植食性,它们象蜜蜂和蝴蝶一样,飞舞在花丛之中,吸食植物的花粉和蜜露,这时它们失去了消灭害虫的能力。另一些种类的草蛉则坚持肉食习性,仍以害虫为食,象大草蛉、丽草蛉等,平均一天仍能吃一百多头蚜虫。
;;2、跨期寄生:寄生昆虫需经过寄主的两个或三个虫期才能完成发育。
;有些寄生昆虫,对寄主虫期要求并不很严格。如食蚜蝇姬蜂,可产卵在食蚜蝇卵内或低龄幼虫体内,发育至蛹期羽化,因此可作为卵—蛹寄生,也可作为幼虫—蛹 寄生。又如稻苞虫腹柄姬小蜂,是从寄主蛹内羽化,但产卵于于老熟幼虫期,也可在预蛹期和初蛹期。如此,既可作为幼虫—蛹寄生的跨期寄生蜂,也可作为蛹期寄生的单期寄生蜂。;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的雄蜂体淡黄色,前胸背板及腹部黑褐色,触角鞭节细长,触角毛最长的相当于鞭节最宽处的3倍。雌蜂的前胸背板、腹基部及末端黑褐色。;玉米螟是赤眼蜂利用的主要防治对象之一,通常在百株玉米有玉米螟卵1~2块时放第一次蜂。在黄淮海平原,第一代玉米螟第1次放蜂在5月底,第二次在6月初,间隔5天。第二代玉米螟放蜂时间在6月底或7月上旬。第三代玉米螟可以放一次或者不放蜂。一般每亩每次放蜂1万头便可。放蜂时,若天气恶劣不宜继续放蜂时,可将卵块放在阴凉遮黑密闭的环境中,并饲以蜜糖水,待天气好转,再向田间释放赤眼蜂。;1、成虫寿命20~25℃时4~7天,30℃以上时1~2天。
2、雌蜂平均产卵42粒,在害虫卵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取食卵液,杀死寄主卵,7~12天繁殖一代。
3、雌蜂产卵25~28℃,相对湿度60~90%为宜。20℃以下以爬行为主,活动范围变小,水平扩散半径减小,25℃以上时,赤眼蜂水平扩散半径可达10米。
放蜂1~4天内降大雨,对寄生效果有不良影响。 ;1、首先将寄生卵制成放蜂卡。放蜂卡的制作应做到防雨、防晒及防止捕食性天敌的破坏,以保证释放到田间的赤眼蜂能够有效羽化、存活。
待蜂即将从寄生卵内羽化时,将放蜂卡挂到田间。
2、一般在傍晚时放蜂,从而减少新羽化的赤眼蜂遭受日晒的可能性。
放蜂时,将卵卡挂在每个放蜂点植株中部的主茎上。
3、赤眼蜂的主动有效扩散范围在10米左右,因此放蜂点一般掌握在每亩8-10点,放蜂点在田间应分布均匀。如制做的蜂卡每卡有效蜂量1000多头,每亩均匀悬挂8~10卡即8000~10000头蜂,每三天挂一次,常年一个世代需挂3次。
4、防治效果可高达85%至90%。
5、虫量过多时,可用Bt等生物农药除治残虫。;平腹小蜂;平腹小蜂
卵寄生,是荔枝蝽等的重要天敌。
是寄生在荔枝蝽蟓卵的一种很有效的卵寄生蜂。
其成虫在荔枝树上活动,找寻荔枝蝽蟓卵寄生,把子代卵产在蝽蟓卵内,一卵一只蜂。幼虫孵化后吸食蝽蟓卵液,蜂在荔枝林中越繁越多。平腹小蜂的成虫寿命长达20多天。
防治荔枝蝽蟓效果特别好。
在椿象高峰期3-4月份,每隔10天放蜂1次,每树有150头椿象时,可放600头平腹小蜂。;平腹小峰主要寄生荔枝蜷卵,还寄生若干种半翅目及鳞 翅目卵。 形态特征成虫古铜色,雌蜂体长3一3.5毫米;雄 蜂2一2.5毫米。复眼发达,背面3个单眼排列近于等 边三角形。触角13节,被有短毛,略短于胸部。中胸 背板前中部有舌状隆起,古铜色;后部铜蓝色、微陷, 略短于舌状部、被毛。雌蜂中胸背板小盾片和三角片 有顶针状刻点。前翅淡褐色,有短毛,基部透明,中 央有一透明弯形横条斑。雄蜂触角比雌蜂粗长,中胸 背板及三角片无顶针状刻点,翅全部透明。;体长约0.6mm,宽0.3mm雌虫身体黄色,翅无色透明并有金属光泽,雌性触角末节呈桨状。雄性体色比雌虫略深,触角为膝状。
两性生殖可产雌蜂和雄蜂,孤雌生殖后代全部为雄性。
应用范围:? ?
防治保护地蔬菜、花卉上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对目前猖獗为害的烟粉虱寄生效果可高达90%,远远超过丽蚜小蜂对烟粉虱的寄生率。
使用方法:
蜂卡制作与赤眼蜂相同,粉虱发生初期单株虫量0.5至1头开始释放,每亩5000~10000头。隔7~1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3~4次。小蜂与粉虱在低数量水平上保持数量平衡后,可以停止放蜂。
注意大棚保温,夜间温度最好保持在15℃以上。;姬蜂;姬蜂中大多数种类是寄生于农、林害虫体上,可以消灭各种各样的害虫。不论哪一种姬蜂,它们在幼虫时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