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G变速箱工作原理分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变速箱工作原理介绍;一、简介:;1.离合器 2.变速器 3.万向节 4.驱动桥 5.差速器 6.半轴 7.主减速器 8.传动轴;2.传动系主要有四个基本功能:
传动系是指汽车发动机与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它应保证汽车具有在各种行使条件下所需的牵引力、车速,以及它们之间协调变化等功能,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还应该保证汽车能倒车,以及左右驱动车轮适应差速要求,并使动力传递根据需要而平稳地结合或彻底、迅速分离。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功能:
2.1 连接或切断从发动机传到驱动轮的动力;
2.2 选择不同的传动比;
2.3 实现倒车;
2.4 控制传到驱动轮的动力,以使汽车安全转
弯和行使;; 传动系分为机械传动、液力-机械传动、液力传动和电传动等类型,主要包括变速器、离合器、差速器和驱动桥等部分。
3.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传动系的布置形式主要取决于它与发动机在汽车上的相对位置,通常有以下几个类型:
3.1 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简称前置后驱(FR)
优点:
a.发动机通风冷却好,车厢供暖方便;
b.传动系及操纵杆系的布置比较简单;
c.整车轴荷分配易于合理;
d.起步加速及爬坡时的附着性好;
e.轮胎磨损均匀。
应用于绝大多数的货车、部分客车及中高级的轿车
;缺点:
a.中性转向或稍有不足转向特性;
b.轴距较长、传动轴较长需要加辅助支撑;
c.整车装备质量大;
d.传动轴限制了轿车地板的降低。
3.2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前置前驱FF)
优点:
a.机构紧凑,内部空间大;
b.整车装备质量小8%左右;
c.轴距小10%左右;
d.降低成本;
e.方向稳定性好,高速行驶安全性好;
这种布置形式应用于微型、普通级和中级轿车;缺点:
a.驱动车轮附着力较小,会导致侧滑而失去操纵稳定性;
b.后轮载荷小,特别是空车制动时会引起后轮抱死而侧滑,现在一般都有ABS;
c.空间挤,维修不方便;
3.3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后置后驱RR)
优点:
a.减轻前轴负荷,减少发动机的热、废气、振动、噪音等对车厢的侵扰;
b.增大车厢有效面积并在地板下布置大的行李仓或大大降低地板高度,方便旅客上下车。
缺点:
a.变速及供油系统需远距离操纵;
b.发动机通风冷却条件差,散热器布置较困难。
这种布置适宜大客车采用。;3.4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中置后驱MR)
优点:
a.车厢面积利用率高,座椅布置不受发动机影响;
b.车厢内噪音小、传动轴短;
缺点;
a.隔热效果差;
b.地板难于降低;
c.冷却,防尘、保温、防污和维修条件差;
d.要求发动机要有高可靠性。
主要是现代的大客车采用这种方案;3.5前置发动机全轮驱动(前置全驱4WD)
整车的车重都成为附着力加以利用,提高了牵引力和通过性,主要应用于越野车。;二、变速器:;1.各种自动变速器的优缺点:
1.1液力自动变速器(AT)的优越性是免除了手动变速器繁杂的换档和脚踩离合器踏板的频繁操作,使开车变得简单、省力。采用液力自动变速器提高了轿车的档次,但结构和制造工艺复杂,且增加了重量,且传动效率不高(80%左右)。
1.2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由于原有的机械传动结构基本不变,所以齿轮传动固有的传动效率高、机构紧凑、工作可靠等优点被很好的继承下来。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器属摩擦式无级变速器,若汽车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驶,驾驶员需要超车时,加大油门,电液控制系统就会根据信号变化迅速转换速比,使车速提高,而且运行平稳,使驾驶员的操作大大简化,传动效率高
(〉95%)。
;1.3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器商品化的时间虽不长,目前在汽车变速器中的占有率尚不高,但从目前的产品性能看,传动效率较高(90%左右),燃油经济性高,其发展前景却十分看好,在市场上的比重约来越大。
1.4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具有换档动力不间断,换档平顺性好等优点,并且传动效率高,但是加工工艺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属于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2、手动变速器的结构:;2.1 两轴式变速器:;图3:3轴式变速器;2.2 三轴式变速器;;1;b 主轴组件;c 副轴组件;d 同步器;e 差速器;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差速器组件;f 换档装置;3、手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1)变速器档位介绍
变速器包括大、小齿轮的几种组合。在低档或一档状态下,输入轴上的小齿轮驱动输出轴上的大齿轮,由此降低了大齿轮的转速,但增加了大齿轮的转矩。一档主要用于汽车起步,其传动比杂变速器的所有档位中最大。此档产生的转矩也最大。
二档的传动比要比一档小,二档使用于转矩增大的需要程度次于车速和加速度的需要时。当要增加汽车速度和希望考虑燃油经济性时,可采用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