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3
课题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课时数1课时执教者北大附中成都新津实验学校
赵佳琳备课组长审核签字课标
要求1、知识与技能 了解信息的含义;分析信息的传播过程,了解信息的载体形式、传播途径、接收方式以及产生的作用;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共同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对信息及其特征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
重点
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
难点理解信息传播过程所需的载体。教学
策略
课型
讲授型教学
方式讲授、讨论教学
资源课件幻灯片、板书试
题例题1.“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这个典故反映了信息的______特征。
2.信息是通过载体传播的,信息具有_______和可处理性。练习题选择正确的说法( )
A.信息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
B.到20世纪人类才学会储存信息;
C.人类发明了电视和电话后才开始传递信息;
D.每一种信息的价值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而消失。
判断正误
①人类出现以后才出现了信息( )
②“盲人摸象”说明信息具有不确定性( )
③信息需要通过载体来表达和传播( )媒体
使用幻灯片、视频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教与学
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第一
步骤了解什么是信息。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关于信息的视频以及图片,让同学们先观看,然后由教师引导出信息的各种含义。
信息论奠基人之一的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我国信息论学者钟义信教授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观看影片后,跟随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观看的内容,了解从不同角度对信息的不同描述,并且谈谈自己的看法。了解信息的不同含义。第二
步骤填写信息事例分析表并讨论信息的传播过程。首先给出三个关于信息的事例,由学生分析并填写表1-1。填写完成后引导讨论信息传播过程,即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
共同交流信息传播过程所需的载体形式、传播途径、接收方式以及产生的作用。思考教师所提供的三个事例,认真填写表1-1。通过对表1-1的填写,发现信息传播的过程为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
然后在对表1-1观察讨论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所需的载体形式有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符号、视频等。传播途径有面对面、电视电话、网络、广播等。接收方式有视觉、听觉、触觉等。接收信息后,对于各种形式的信息形成印象,经过分析、判断和理解,把它变为自己的知识或引发相应的行动,这时,信息就发挥作用了。了解信息的传播过程以及所需的载体形式、传播途径、接收方式。第三
步骤
深入理解五个例子,归纳出信息的基本特征首先给出五个具有不同信息特征的例子,让学生自主阅读并且思考。
其次引导学生说出由例子中可以归纳出的信息的基本特征。
最后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完整给出信息的基本特征。阅读教师所给出的五个例子,例1:通过卫星电视,世界各地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精彩的节目。例2:某公司为了提高销售人员的推销技巧,每个销售人员都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有公司汇总装订成册发给大家学习,这个公司的销售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例3:国外某家超市的计算机自动收款显示,感恩节后啤酒与尿布的销售量增大,经过分析后商场就把啤酒与尿布摆到一起,大大促进了销售。例4:李明很喜欢下象棋,有天他在网上看到“象棋比赛”的通知,可是赛事已经结束。
例5:《三国演义》中“火烧三军尽命丧”的故事。
阅读完后,小组讨论认真分析每个例子所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由第一个例子可以知道信息具有传递性,由第二个例子可以了解信息具有共享性,由第三个例子可以找出信息具有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以及价值相对性,由第四个例子可以知道信息具有时效性,有最后一个例子得出信息具有真伪性。了解信息的六个基本特征第四
步骤深入探究信息的某一种基本特征给出??探究的内容,让学生从谚语、歇后语中选取适当的例子或者从生活、经济、战争等领域中搜索恰当的例子讨论信息的某一种特征。
关于传递性的例子有:一传十,十传百。关于真伪性的例子有:真假难辨。关于共享性的例子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讨论了信息的特征,在了解信息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再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说说信息是怎样为我们服务的。深入探究信息的基本特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