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2012-1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临床流行病学
绪论
临床流行病学概念
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及含义
选题、立题
选题、立题的基本原则
设计原则
临床研究三大原则
随机的含义及目的
随机分配方法类型
分配方案隐藏的概念和意义,与盲法的区别
为何设立对照
盲法及类型
分层随机与分层分析
设计方案
RCT、交叉、队列研究的设计模式
各种研究中最佳的设计方案选择
病因
概念:病因、直接病因、间接病因、危险因素
病因学研究的指标计算及意义(OR、RR、NNH)
诊断
金标准
诊断试验的研究方法要点
诊断试验指标计算及意义、稳定性
根据试验结果计算验后概率
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方法
治疗
影响治疗研究结果的因素
干扰和沾染
评价治疗结果指标的计算及意义
失访病例的处理方法
预后
自然病史及分期
临床病程
危险因素与预后因素的区别和联系
预后研究中病例来源的4种偏倚
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概念
论文撰写
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
高质量论文的基础
考试日期:2012-12-27
考试时间:7:00-10:00PM
考试地点:临床教学楼214
1 临床流行病学概念:
临床流行病学是将现代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及社会医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临床医学领域,创新临床医学研究的方法学(临床科研的严格设计,衡量和评价),用宏观的群体观点及相关的定量化指标,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规律,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可靠。其主体是临床医生,研究对象是病人和其群体。
2 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及含义
设计:临床研究和观察方法的设计
测量:采用定量的方法衡量和比较各种现象和结局
评价:运用评价原则评价各种研究结果和结论的真实性和临床重要性,适用性
选题,立题的基本原则
需要性:研究疾病负担(对人群危害和对社会,经济影响)较大的病种
创新性和先进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新问题,新假设,新思想
科学性:必须符合客观规律,要“有理,有据‘
临床意义和价值(效能性):解决临床问题:诊断,治疗,预后,病因
可行性指具备完成和实施课题的条件(人力,财力,物力等)
设计原则
临床研究三大原则
1)随机:使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分配到观察组或对照组,使各种因素,包括混杂因素,均衡的分布在各组中。
(2选择除了要研究的处理因素外,其他条件,如:年龄、性别、病情、行为状态分级等,具有可比性的两组或几组病例同步进行?观察,然后对比参照,称谓对照。
(3可消除测量性偏倚分为单盲、双盲、三盲。
盲法及类型
临床试验中,试验的研究者或受试者,都不知道受试对象的分配情况,即不知道受试对象在实验组还是对照组,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可消除测量性偏倚分为单盲、双盲、三盲。—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诊断研究的最佳设计方案是—队列研究;防治研究的最佳设计方案是—临床试验(随机对照);预后研究的最佳设计方案是—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病因
13概念:病因、直接病因、间接病因、危险因素
病因:疾病发生的原因。指外界客存在的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社会的等有害因素,或人体本身的不良心理状况以及遗传的缺陷,当其作用于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引起疾病效应者,称病因或致病因素。
直接病因:只有该病原体入侵人体,才能引起疾病,也称主因,必备病因。
间接病因:与疾病发生有关的机体内外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他们的存在,能促成发病。
危险因素:某些疾病(如发病率低的,潜伏期长的,危险性小的,多病因的)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单从患病个体入手研究病因十分困难,需从患病个体扩大到相应群体,从宏观方面来研究病因(群体角度),于是提出危险因素的概念。
14病因学研究的指标计算及意义(OR、RR、NNH)
RR(相对危险度):暴露组发病率与未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
RR=[a/(a+b)]/[c/(c+d)]
RR=1,暴露组与疾病之间没有关系
RR1,暴露组的存在增加疾病发生,可能有致病效应
RR1,暴露组的存在减少疾病发生,可能有保护效应
计算95%可信区间,如CI包括1在内,则没有统计学意义。表示:暴露组发病率为非暴露组的多少倍,一般要求RR2.
OR(比值比):病例组暴露史之比与对照组暴露史之比的比值
OR=(a/c)/(b/d)=ad/bc
OR=1,暴露与疾病无关
OR1,暴露与疾病呈正相关
OR1,暴露与疾病呈负相关
计算95%可信区间,如CI包括1在内,则没有统计学意义。
表示:病例组中危险因素暴露的比值,为对照组中暴露的比值的倍数,一般要求OR=3.
NNH:
AR(归因危险度):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AR=[a/(a+b)]-[c/(c+d)]
NNH=1/AR,
与非暴露组相比,多少个体暴露于致病因素,才会增加1例发病。
诊断
15 金标准
标准诊断方法也称为金标准,是指当前医学界公认的某种疾病最准确、最可靠的方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