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震反射信息解释(第一讲)概要.ppt

发布:2017-06-14约9.0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断层组合图1 断层组合图2 在地震勘探中有三种深度 真深度hz: 垂直地面由炮点至界面上的铅垂距离. 视深度h*(视垂直深度):射线平面内垂直测线从炮点至界面上的垂直距离; 法向深度h: 射线平面内从炮点至界面的法线距离。 (四)深度剖面构造图的绘制 1.三种深度之间的关系 绘制深度剖面是把在时间域中显示的地质构造变成空间域(深度域)中的几何形态,即由时间剖面上获取反射界面的t0时间,利用平均速度进行时深转换。根据对覆盖介质的不同简化,绘制深度剖面一般有两种方法。 2.深度剖面的绘制 该方法假定反射界面以上的覆盖介质为均匀介质,此时,地震波的射线为直线。则反射界面的法线深度为 h=v t0/2 (1)均匀介质直射线法 该方法假定反射界面以上的覆盖介质为连续介质,此时,地震波的射线为曲线。当速度随深度线性变化时,即 V(z) = V0(1+βz) 时,则反射界面在深度剖面上的位置是以(0,z0)为圆心,R0为半径的园弧。 (2)连续介质曲射线法 构造图:用等深线(或等时线)及其它地质符号表示地下某一层面起伏形态的一种平面图件。它反映了某一地质时代的地质构造特征,是地震勘探最终成果图件,是钻探提供井位的主要依据,因此,绘制构造图是地震勘探中十分重要的工作。 地震构造图按等值线的性质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用深度等值线表示的等深度构造图 一类是以时间等值线表示的等t0构造图。 按深度性质又可分为真深度图、法线深度图和视铅垂深度图。 3.构造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等t0图 空间校正 法线深度图 时深转换 真深度图 (1)资料检查 (2)选择作图层位和比例尺 (3)绘制测线平面图并展布数据 (4) 断点的平面组合 根据前面所述的断点的平面组合原则,把属于同一断层的断点在平面上组合起来。它是构造图的骨架,是作构造图的关键。在勾绘构造图等值线之前,应先在底图上绘出断裂系统图。 绘制步骤 断点闭合 同相轴分叉合并 ? 波组中断 当断距的几何尺度大于地震波长 特征: (1)高倾角的断面波的同相轴可以同断层倾角下倾方向的地层同相轴相交,如图2.6所示 ,这种现象常见于高倾角的正断层。断面波的强弱,则决定于断面倾角的大小,倾角越陡,能量越弱 . 2大断层 (2)断层的断点是岩性的突变点,将产生双曲线形状的绕射波,尤其是断点以外的半支绕射波有时可以表现得特别明显。绕射波的双曲线顶端是确定断点的可靠标志。 大断层特征2 (3)低倾角的断面波,如低倾角的逆掩断层。由于断面的倾角小,从断面反射回地面的射线 几乎垂直投射至地面,故出射角很小,它不受方向因子的影响,因此这种断面波几乎同地层有同等级次的能量,在时间剖面上极易观测到. 大断层特征3 (一)?? 尖灭定义:岩层厚度逐渐变薄直到缺失,形成的楔形地质体。 尖灭可分为岩性尖灭、不整合尖灭、超复和退复尖灭及断层尖灭. 尖灭可以形成地层圈闭油气藏。在时间剖面上表现为上 下两组波的同相轴逐渐靠扰,两波之间的反射相位逐渐减少,直到消失,最后两波合扰,出现尖灭点,有时,尖灭点可形成绕射波。 (四)尖灭地层结构 复杂构造是相对于一般构造而言的,在油气勘探中经常遇到的主要有复杂断块或受断裂严重 破坏的断背斜、逆掩断裂带以及所谓流动构造等等。这类构造的解释主要依赖于解释人员的 经验和对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 (一)复杂断裂的解释 正确地描述复杂断层的组合模式以及断背斜的具体形态对于油田早期开发,尤其是海上油田 的早期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是进行三维地震测量,因为三 维显示可以直接给出断层的组合模式,而且允许构造作图。通常复杂断块构造的解释和作图 是十分困难的。 作图的关键在于层位对比和断层模式的确定 . 2.3 复杂构造的地震解释 东—辛油田构造略图 穿过胜利油田的一地震剖面 复杂断块构造实例 任何一个局部构造都包含其所在区域背景的构造特征,因此,通过对区域构造类型、性质和 布局等的成因分析,就能获得有关影响局部构造发育的区域构造背景的知识,诸如应力场和 作用力的大致方向等。这样,就有可能依据构造地质学的一般概念提出控制局部构造发育的 区域构造格架,作为判别断层模式的地质依据。 (1)构造成因分析 物理模拟,是用一些已知参数的介质,做成一定几何形态的模型来模拟地下地质结构 ,采用超声波模拟地震波,专用换能器模拟震源和检波器,将野外地震勘探过程在实验室内 重现,得到理论地震记录的方法、技术。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借助于比例物理模拟 分析来获得局部构造变形的特征和格局,并藉以作为地震解释的地质控制。这种物理模型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