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学实录之一.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白杨》教学实录之一
(出示配有第一段朗读录音的幻灯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怎样写大戈壁的?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的?边读边画出主要词句,然后,我们通过解词析句来理解、体会。(学生认真默读后纷纷举手交流学习体会。)
生:课文中写大戈壁用了“茫茫”这个词。“茫茫”就是没有边际,模模糊糊看不清。这里是说大戈壁广阔。
生:我画了这句话一“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这里写大戈壁很荒凉。
生:这里写大戈壁用了“清晰”这个词。“清晰”是说清楚,不模糊。
师:作者是说大戈壁清晰还是模糊?
生:大戈壁模糊、不清晰。
师:所以,你只画“清晰”是不对的,应该画“并不那么清晰”。(生点头)
生:我还画了“浑黄一体”这个词。这里是说大戈壁一片风沙,天和地的界线不清晰,看上去都是黄色。
师:课文中写大戈壁用了一段话,谁能用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大戈壁什么样?
生:荒无人烟。
生:一望无垠。
生:空旷单调。
生:风沙漫天。……
师:作者要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我们通过“解词析句”不仅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还要懂得为什么这样写。
生:这就告诉我们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很恶劣。
生:这里用恶劣的环境烘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
师:我们平时描写参天树木,常用哪些词语?
生:高大挺立。
生:高大挺直。
生:高大挺拔。
师:请同学们看课文中作者描写戈壁滩上的白杨用了哪个词语?
生:高大挺秀。
师:谁能说说“秀”是什么意思?
生:“秀”就是不俗气,很高雅的意思。
生:“秀”就是美,清秀,秀丽的意思。
生:“秀”就是很秀气,很漂亮的意思。
师:作者为什么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这个词呢?要表达什么情感?
生:这是作者夸赞白杨树,告诉我们那普通的白杨树不仅高大挺拔,而且清秀美丽。
生:这个“秀”字流露了作者对白杨树的欣喜之情。本来白杨很一般,我们也常常见到,并不美丽,可在作者眼里,它是美丽的。
生:这个“秀”字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特别是生长在祖国大西北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师:作者仅仅是夸赞白杨树吗?(学生读书)
生:我认为作者用这个“秀”字,表面是说白杨树的样子(外表)美,实际是写白杨的品质(内心)高尚。作者透过车窗,看到铁路两旁飞驰而过的白杨树,便情不自禁地想到它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在哪里生长的高尚品质。
生:白杨树象征着扎根边疆的建设者。作者对他们倾注了敬佩之情,所以描写白杨树用“秀”字。
师:很好。作者别具匠心,一个“秀”字,不仅描绘了白杨树的形象美,而且突出了白杨树的品格美,抒发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敬佩之情,为后面写扎根边疆的人进行了形象的渲染。
(板书:高大挺秀、扎根边疆)
师:(小结)普普通通的白杨树到处可见,在庭院,在公园,在城市的道路旁,在乡间的路边。对此,人们不以为奇。然而,在满目荒凉而单调的大戈壁能看到这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却令人惊叹不已。那碧绿向上的叶子,银白泛青的树干,给茫茫的大戈壁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也给过往的旅客增添了快慰和喜悦。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于是,白杨便成了旅客们议论的话题。课文写了谁在议论呢?他们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第二段。
(学生读后,在教师引导下讨论。)
师:“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这里的“一位旅客”指谁?
生:“一位旅客”指的是爸爸。
师:这里的“卫士”指什么?
生:“卫士”指的是白杨树。
师:作者为什么不用“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出神”呢?
生:作者将白杨比作卫士,形象地写出了白杨树傲然挺立的样子。
生:这里也暗指那些建设者们像卫士那样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丝毫也不动摇。
师:这是一个比喻句。句中没有出现本体“白杨”的字样,也没有比喻词,而是直接用比喻物来代替被比物,谁能用上“白杨”和比喻词,重新说一句。
生:白杨树好像戈壁滩上的卫士一样。
生:白杨树犹如戈壁滩上的卫士一般。
生:白杨树恰似戈壁滩上的卫士。
生:白杨树宛如戈壁滩上的卫士。
师:请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思考:谁的话是主要的?兄妹俩对白杨有什么看法?(学生朗读课文。)
生:三个人的话中父亲的话是主要的。
生:哥哥说白杨树高,妹妹说白杨树直。
师:孩子们看到的只是树的高大挺直,爸爸是怎样介绍白杨树的?(教师领读父亲的三句话。)请同学们按照前面解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