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稻不育系甬粳70A系统选育报告演示幻灯片.ppt

发布:2018-02-20约2.06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稻不育系“甬粳70A” 系统选育报告 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2014.8 主要内容 一、选育目的 二、选育经过与系谱 三、特征特性 四、与甬粳3号A的比较 为解决现有粳型不育系所配杂交粳稻及籼粳杂交稻组合分蘖力较弱、丰产性和米质较差、熟期长等问题,加快选育适宜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种植的粳型杂交中稻和籼粳杂交中稻强优势组合,利用长江流域早熟晚粳稻的丰产、壮秆、稻瘟病抗性以及北方早粳的早熟、优质、耐低温特性,通过杂交选育和回交转育,育成壮秆、优质、抗病、异交率高、不育性稳定的半矮生型早熟中粳不育系 。 一、选育目的 二、选育经过与系谱 2002年秋季在宁波用武育97-46为母本、以中作59/春江早05的F5代株系为父本杂交,2003年春季再用甬粳4号B为母本与上述组合的F1复交;2006年秋季宁波在该复交组合F7代中选择优良单株作父本,用滇I型细胞质源粳型不育系甬粳2号A作母本成对测交配组。2010年秋季母本BC7F1代,父本F15代,群体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性稳定定型,组织小区繁种和测交配组,2011年秋季繁种5亩,多父本制种。2014年秋母本BC10F1代,父本F18代,组织鉴定。 甬粳70A选育系谱 三、特征特性 1、育性表现:甬粳70A不育性稳定,不育度高,属滇I型细胞质源;叶鞘不包颈;花药细小,黄色呈棍棒状,湿度低、温度高、光照强的晴天中午,花药尾端轻微孔裂,微量散粉,A、B容易识别,有利于提高制、繁种纯度。花粉属染败型,经多代花粉镜检,花粉败育株率为100%,花粉败育度为99.99%以上,以染败为主,甬粳70A在不同世代、不同年度、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颖花育性均表现为稳定不育。经多年自交套袋育性鉴定,不育株率100%,不育度100%。 2、生育特性:甬粳70A属早熟中粳不育系,在宁波5月19日播种,8月5日齐穗,播齐历期78天,主茎叶片15叶左右;5月30日播种,8月13日齐穗,播齐历期75天,主茎叶片15叶左右;6月10日播种,8月25日齐穗,播齐历期76天,主茎叶片14叶;6月25日播种,9月8日齐穗,播齐历期75天,主茎叶片14叶。同期播种年度间抽穗期较稳定,有利安排制繁种花期,确保制繁种花期全遇。 甬粳49A在宁波、合肥的生育期表现 播种期 2013年宁波 播种期 2014年合肥 (月/日) 齐穗期 播齐历期 主茎叶龄 (月/日) 齐穗期 播齐历期 主茎叶龄 5月19日 8月5日 78天 15.2 5月30日 8月13日 75天 14.9 6月10日 8月25日 76天 14.3 6月25日 9月8日 75天 14.1 3、形态特征及农艺性状 甬粳70A半矮生株型,须根发达,根系粗壮,株型集散适中,分蘖力中,茎杆坚硬,叶鞘包节,抗倒力强,叶片挺直。叶脉粗,叶色淡绿色,后期转色清秀,功能叶寿命长,叶鞘、叶缘无色,直立穗,着粒稀,谷粒饱满,团粒型,稃尖无色,无芒,脱粒容易。甬粳70A在宁波作单季种植,株高105㎝,地上伸长节5节,主茎总叶龄15-16叶,主茎从基部第一节至穗节节间长分别为1.7cm, 8.5cm,17.5cm,21cm,34cm;粗度分别为0.80cm,0.75cm,0.7cm,0.5cm, 0.3cm。剑叶至倒5叶长度分别为31cm,48cm,47cm,42cm,30cm;宽度分别为1.6cm,1.2cm,1.2cm,1.0cm,0.8cm;穗长24cm,每穗总粒数为185粒,着粒密度7.7粒/cm,单株有效穗12个,千粒重24克。 甬粳70A在合肥种植,株高 ㎝,地上伸长节节,从基部第一节至穗颈节节间长分别㎝、㎝、㎝、㎝、㎝,粗度分别为㎝、㎝、㎝、㎝、㎝。剑叶至倒5叶长度分别为㎝、㎝、㎝、㎝、㎝;宽度分别为㎝、㎝、㎝、㎝、1.0㎝。穗长㎝,每穗总粒粒;着粒密度粒/㎝。单株有效穗个。 甬粳70A抽穗期群体表现 甬粳70A开花表现 4、异交特征 甬粳70A花期、花时集中,一般见穗当天或次日开花,开花后第二天至第四天盛花,单穗开花历期6-7天,单株开花历期10-12天,全田开花历期12-14天。在宁波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高温高湿天气,花时集中,一般10:00时始花,10:30-11:00盛花,11:30时终花,开花出现一次高峰,日单穗开花量可多达50-60朵颖花。低湿环境下花时延后,一般11:00时始花,11:30-13:00盛花,,13:30时终花,开花出现二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开花量占全天的60%,第二次高峰占40%。甬粳70A柱头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