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 数字PID控制.ppt

发布:2017-05-21约7.71千字共8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数字PID控制 第五章 数字PID控制 第五章 数字PID控制 5.1 数字PID控制 5.1.1 模拟PID控制器 2)比例积分(PI)控制器 3)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 5.1.2 数字PID控制 式(5-3)两边取Z变换 ,整理后得PID控制器的Z传递函数为 : 其中: 离散PID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 数字PID控制器的控制作用总结: (1)比例调节器:比例调节器对偏差是即时反应的,偏差一旦出现,调节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使输出量朝着减小偏差的方向变化,控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比例系数Kp。比例调节器虽然简单快速,但对于系统响应为有限值的控制对象存在稳态误差。加大比例系数KP可以减小稳态误差,但是,KP过大时,会使系统的动态质量变坏,引起输出量振荡,甚至导致闭环系统不稳定。 (2)比例积分调节器:为了消除在比例调节中的残余稳态误差,可在比例调节的基础上加入积分调节。积分调节具有累积成分,只要偏差e不为零,它将通过累积作用影响控制量u(k),从而减小偏差,直到偏差为零。如果积分时间常数TI大,积分作用弱,反之为强。增大TI将减慢消除稳态误差的过程,但可减小超调,提高稳定性。引入积分调节的代价是降低系统的快速性。 (3)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为了加快控制过程,有必要在偏差出现或变化的瞬间,按偏差变化的趋向进行控制,使偏差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微分调节的原理。微分作用的加入将有助于减小超调。克服振荡,使系统趋于稳定。 5.1.3 数字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 下面通过实例说明数字PID的控制效果 例5.1 对于下图所示的离散系统,已知 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试分析该系统。 由终值定理: 当Kp=0.5时,稳态误差为0.283。 当Kp=1时,稳态误差为0.165。 当Kp=2时,稳态误差为0.09。 当Kp=4时,稳态误差为0.047。 当Kp=8时,稳态误差为0.024。 由此可见,当Kp加大时,可使系统动作灵敏,速度加快,在系统稳定的情况下,系统的稳态误差将减小,却不能完全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Kp偏大时,系统振荡次数增多,调节时间加长。Kp太大时,系统会趋于不稳定。而如果Kp太小时,又会使系统动作缓慢。 系统的输出稳态值为 : 系统的稳态误差为0。 由此可见,积分作用能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控制精度,系统引入积分作用通常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Ki太大时系统将不稳定;Ki偏大时系统的振荡次数较多;Ki偏小时积分作用对系统的影响减少;当Ki大小比较合适时系统过渡过程比较理想。 (3) 设 ,即PID控制,并 设Kp=1、Ki=0.1 下图为Kd取不同值时的输出波形。 5.1.4 数字PID控制算法 (2)在k时刻的增量输出△u(k),只需用到此时刻的偏差e(k)、以及前一时刻的偏差e(k-1)、前两时刻的偏差e(k-2),这大大节约了内存和计算时间; (3)在进行手动——自动切换时,控制量冲击小,能够较平滑地过渡; 5.2 标准数字PID算法的改进 任何一种执行机构都存在一个线性工作区。在此线性区内,它可以线性地跟踪控制信号,而当控制信号过大,超过这个线性区,就进入饱和区或截止区,其特性将变成非线性特性。从而使系统出现过大的超调和持续振荡,动态品质变坏。为了克服以上两种饱和现象,避免系统的过大超调,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指标,必须使PID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受到约束,即对标准的PID控制算法进行改进,并主要是对积分项和微分项的改进。 5.2.1 积分分离PID算法 在一般的PID控制系统中,若积分作用太强,会使系统产生过大的超调量,振荡剧烈,且调节时间过长,对某些系统来说是不允许的,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可以采用积分分离的方法,即在系统误差较大时,取消积分作用,在误差减小到某一定值之后,再接上积分作用,这样就可以既减小超调量,改善系统动态特性,又保持了积分作用。 5.2.2 不完全微分PID算法 5.2.3 微分先行PID算法 微分算法的另一种改进型式是微分先行PID结构,它是由不完全微分数字PID形式变换而来的,同样能起到平滑微分的作用。 把微分运算放在比较器附近,就构成了微分先行PID结构,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为输出量微分,如下图所示。这种形式只是对输出量y(t)进行微分,而对给定值r(t)不作微分,适用于给定值频繁变动的场合,可以避免因给定值r(t)频繁变动时所引起的超调量过大、系统振荡等,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持性。 另一种形式为偏差微分,如下图所示。这种形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