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旅游者汇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3.1 * 旅游者的概念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3.2 旅游动机 旅游者的概念 3.3 第三章 旅游者 * 教学目标 了解旅游需求是如何产生的,掌握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认识旅游动机的形成过程、分类及影响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 根据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分类,能够分析旅游活动和旅游者的类型 。 第三章 旅游者 * 重点和难点 重点: 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 ; 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 难点: 旅游动机的涵义和形成过程 第三章 旅游者 * * 3.2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 * (一)收入水平 (二)闲暇时间 客观因素 其他条件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3.2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 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观光游剧增; 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休闲游骤升; 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度假游渐旺; 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 当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产生国际旅游动机 * 物质基础 (一)收入水平 个人收入水平 能否实现旅游需求 及旅游消费水平的高低 决定 3.2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 * (二)闲暇时间 一个人只有拥有足够(一定数量并且连续集中)的闲暇时间,才有可能实现外出旅游。 3.2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 * 其他条件 旅游目的地国的社会条件: 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环境以及社会治安等 可进入性: 时空距离、入关签证、交通状况等 旅游者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结构: 国家旅游局统计50岁以下旅游者占总数的80%; 拥有4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出外旅游的可能性较小 3.2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 动机产生过程 3.3 旅游动机 * 旅游动机是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定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心理动因。 3.3 旅游动机 *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3.3 旅游动机 * 有些事实表明,人们决定外出旅游同需要层次论中的较高层次需要有联系。 但许多学者认为,需要层次越高,达到的人数就越少。 从人们外出旅游动机的需要来看,主要包括探新求异的需要、逃避紧张现实,调节身心节律的需要。 因此,单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还难以解释现代大众化旅游者的动机;产生旅游动机可能源于上述需要的某一种,也可能出于其中两种或多种需要。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3.3 旅游动机 * 2、美国学者麦金托什的旅游动机论 分 类 目 的 身体动机 通过与身体有关的活动来消除紧张 文化动机 希望了解异国他乡的情况 人际交往动机 为了满足自己进行社会交往 地位声望动机 为了满足个人成就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3.3 旅游动机 * 3、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1)个人因素 (2)社会因素 (3)文化因素 3.3 旅游动机 * (1)个人因素 个性心理因素 美国学者斯坦利·C·帕洛格根据人们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将其划分为五种不同的心理类型:自我中心型、近自我中心型、中间型、近多中心型和多中心型。 3.3 旅游动机 * ? 中 间 型 近自我中心型 自我中心型 多中心型 ? 中 间 型 近自我中心型 自我中心型 近多中心型 多中心型 人数 外出旅游的可能性 美国学者斯坦利·C·帕洛格提出的心理类型模式 3.3 旅游动机 * * 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程度 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外出旅游的可能性越大。 年龄 一般而言,年轻人倾向于时新、富有刺激性、冒险性强、体力消耗大的旅游活动;中年人大多数倾向于求实、求稳、求名或具有专业爱好、追求享受的旅游活动;老年人倾向于选择节奏舒缓、舒适并且体力消耗小的旅游活动。 性别 一般而言,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外出旅游。 (1)个人因素 3.3 旅游动机 * (2)社会因素 ——主要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阶层、社会集团中所处的地位与角色。 一般而言,处于较高的社会阶层的人,更加开放和自信,愿意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对旅游持积极的态度。而处于较低社会阶层的人,一般相对封闭,不愿意冒险,并且往往认为外部世界比较兇險,不愿意更多地参加旅游活动。 3.3 旅游动机 * (3)文化因素 民族风俗 一般而言,欧美国家的人把度假、娱乐作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爱好四处周游、探险、欣赏异域文化。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则崇尚勤劳、节俭、乡情浓郁、故土难离,往往视旅游为游手好闲、浪费钱财。 宗教 主要是指: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导致不同的消费模式。如:伊斯兰教的教规规定每一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要作一次长途旅行,到麦加去朝觐;佛教的教徒则希望到各佛教圣地去拜佛、还愿等。 3.3 旅游动机 * 1、旅游需要—动机——行为模式图 四、课堂小结 * 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