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三章 控制汇总.ppt

发布:2017-06-09约7.04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程序控制原则: 尽量精简 稳定性 3.步骤: 分析工作过程 确定每一个关键环节的管理范围 进行讨论,修改、完善程序 颁布程序,试执行 (五)规章制度控制 (六)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的地位? 预算工作种类? 预算工作程序 第一步,下属各部门首先要制订自己本部门的预算方案,呈报给直接的分部上级审批。 第二步,各分部管理者根据下属上报的预算草案进行综合,并制订本分部的总预算方案。 第三步,各分部管理者将本部的预算草案呈报上级预算委员会。 第四步,预算委员会负责审查各分部的预算草案,并进行综合平衡。 第五步,预算委员会将整个组织的预算方案呈报总经理或董事会审批,审批后再逐级返回下去。 编制预算的两种新方法 弹性预算 零基预算 (七)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 三、组织人事控制 (一)组织控制 组织控制就是在组织设计中考虑内部控制的需要,利用组织设计和组织规划来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1.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能够有利于控制,控制应反映组织结构;控制应该同职位相适应 组织结构表明了谁对计划的执行和产生脱离计划的偏差负责。 管理者必须始终意识到影响组织内部计划的执行和业务活动的关键因素是组织控制,并使用适宜的控制技术和方法。 2.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和管理控制机构 3.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4.建立对控制者的控制机制 (二)人力资源控制 人力资源控制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企业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 人员选聘控制 人员培训控制 人员使用控制 考核控制 激励控制 企业集团的人事控制 四、行政领导控制 (一)视察 要抓住重点进行监督检查 要深入细致 要有反馈 要形成制度 ?(二)报告 报告是向负责计划的管理者全面地、系统地阐述计划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情况的一种形式,管理者借此获得必要的信息作为纠偏的依据。 (三)统计分析控制 统计是在原始记录的基础上对企业生产技术财务活动中的人力、物力的消耗和取得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分类、汇总等,从中发现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五、管理审计控制 所谓审计,是指审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审核的过程。? 外部审计是指由组织以外的审计机构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由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或人员进行的审计。 财务审计是指以企业的财务活动为主体所开展的审计,其审计对象为企业的财务活动。 管理审计是对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的审计。 六、财务控制 (一)财会控制的含义及地位 定义 财会控制是指在组织财务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计划规定的财务目标。? (二)财会控制的方式 财会组织控制 财会职务分离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 财会规则(制度)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 全面预算控制 财会报告控制 内部报告制度 风险防范控制 财会绩效控制 独立检查控制 业绩评价控制 ? (三)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或比率分析,就是将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上的相关项目进行对比,形成一个比率,从中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变化状况。 (四)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 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是母公司通过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办法来对子公司的财务进行集权管理。通常母公司通过向子公司选派财务主管及统一财务会计制度来对子公司的财务进行集中管理。 七、平衡计分卡控制法 (一)企业综合控制的含义 标杆控制法,以在某一指标或某一方面(如生产成本、周期时间、营销成本、零售价格等)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或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或组织内某个部门作为标杆或基准(bench mark),将本企业的实际状况与这些标准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比较,以此作为控制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本企业改进的策略和方法,并不断反复进行,争取做到行业中最好。 平衡计分卡控制方法(Balanced Score Card,BSC),打破了传统的偏重于财务性衡量指标,而忽视企业创造未来经济价值和利益的控制方法,它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全面构建衡量和控制企业绩效的指标。 (二)平衡计分卡控制的内涵 平衡计分卡控制图 (三)平衡计分卡的控制指标 财务方面 获利能力指标,如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 营运能力指标,如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偿债能力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客户方面 内部经营过程方面 学习和成长方面 (四)平衡计分卡的控制作用 平衡计分卡反映的是一个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流程 平衡计分卡方法注重的是“平衡”这个概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平衡计分卡不仅仅是一种控制和业绩评价的手段,更是一种战略管理方法 本章小结 1.控制从职能(静态)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