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考试名词解释和简答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生物考试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
1、放线菌: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细胞和无性孢子的G+原核微生物。(PPT上的答案)。
2、温和噬菌体(或溶源性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将其核酸整合(附着)到宿主的核DNA上,并且可以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PPT上的答案)
3、异型乳酸发酵:凡葡萄糖经发酵后除主要产生乳酸外,还产生乙醇、乙酸和CO2等多种产物的发酵,称异型乳酸发酵。(118)
4、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例如高温灭菌,辐射灭菌。(172)
5、营养缺陷型:某一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碱基或氨基酸等能力,因而不能再在基本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称为营养缺陷型。(198)
简答题:(都是PPT上的答案)
芽孢的耐热机制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认为: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这就使皮层产生了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中的水分,其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和核心的高度失水,正是这种失水的核心才赋予了芽孢极强的耐热性。另一种学说则认为,芽孢皮层中含有营养细胞所没有的DPA-Ca,它能稳定芽孢中的生物大分子,从而增强了芽孢的耐热性。
病毒的特性
(1)个体极小(以nm计),能通过滤菌器,形态多样,有球状、杆状、复合型。
(2)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核酸构成,一个病毒体内仅含一种核酸,核酸以单链或双链形式存在。
(3)生活方式为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病毒酶系不全,离开活体后无生命特征。
(4)病毒以复制的方式增殖,包括核酸复制、核酸蛋白质装配,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
(5)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微生物营养类型
(1)根据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性质,可将生物分成两种基本的营养类型
异养型生物:在生长时需要以复杂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物质
自养型生物:在生长时能以简单的无机物质作为营养物质
动物属于异养型生物,植物,而微生物既有异养型的也有自养型的,大多数微生物属于异养型生物,少数微生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2)根据生长时能量的来源不同,又可将生物分成两种类型
化能营养型生物:依靠化合物氧化释放的能量进行生长
光能营养型生物:依靠光能进行生长
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属于化能营养型生物,它们从物质的氧化过程中获得能量。植物和少部分微生物属于光能营养型生物。
培养基种类( 这道题的题目会出一个培养基,然后问是什么培养基,成分属于什么营养素,营养素的作用。)
(1)、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作分类:
①天然培养基;②组合培养基;③半组合培养基。
(2)、按培养基外观的物理状态作分类:
①液体培养基;②固体培养基;③半固体培养基;④脱水培养基。
(3)、按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作分类:
①选择性培养基;②鉴别性培养基。
六大营养要素的作用:
(1)、碳源:构成微生物细胞成分,同时又为微生物提供能量,供它们运动和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2)、氮源:给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时合成原生质和细胞其它细胞结构的原材料。
(3)、能源: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
(4)、生长因子: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
(5)、无机盐: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源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组成生命物质的必要成分。
(6)、水:水在微生物代谢活动中必不可少:
①水是最优良的溶剂,保证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
②可维持各种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并参与某些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
③有许多优良物理性质(高比热、高汽化热、高沸点及固态时密度小于液态等都是保证生命活动十分重要的特性)。
厌氧菌氧毒害的机制
由于厌氧菌细胞内缺乏SOD,无法消除O2·-,后者反应力很强,性质极不稳定,在细胞内可破坏各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和膜,也可形成其他活性氧化物,对生物非常有害。
6、微生物的生长规律(153)
(1)延滞期的特点
1 生长速度为零
2 细胞体积急剧增大
3 细胞内的RNA尤其是rRNA含量增高,细胞呈嗜碱性
4 合成代谢活跃,易产生诱导酶
5 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敏感
(2)指数期的特点
1 生长速度常数R最大
2 细胞进行平衡生长
3 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稳定期特点
1 生长速率常数R等于0
2 菌体产量达到了最高值
3 合成次生代谢产物
4 细胞内出现储藏物质,芽孢菌内开始 产生芽孢
衰亡期特点
1 R为负值
2 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