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泰州市姜堰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doc

发布:2017-01-05约1.28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姜堰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初考试 历史(必修)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清朝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分大家私,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导致主人公如此感慨的是 A.仅男子可参与科举制 B.血缘维系的宗法制观念 C.强调门第出生的九品中正制 D.皇帝任命下的郡县制 【答案】B 考点:宗法制。宗法门第观念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早已深入人心, 上至大宗皇帝下至小宗百姓都深受其 影响。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了度量衡 B.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C.创立了科举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答案】D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要求“从政治上看”,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历代王朝所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故D项正确;A项是经济方面,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B项都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从属于D项,C项是隋唐时期出现的制度,故BC项排除。 3.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指 A.人本性善,要实行“仁义” ? B.“君舟民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民贵君轻,要实行“仁政”? D.加强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答案】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孟子的思想。依据所学可知, C为孟子的主张,“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正体现了“民贵君轻”这一思想,符合题意;A项是从人性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的;B为荀子的主张; D为法家的思想主张。所以应选C。 4.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鲁国的“初税亩”。鲁国的“初税亩”规定一律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征税,实际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故选A。B项错误,战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项错误,应该是土地国有制逐渐的瓦解;D项错误,战国时期井田制退出历史舞台。 5.右图中的农业灌溉工具出现于? A.春秋战国时期? ???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 D.唐朝时期??? 【答案】D 考点:古代中国的灌溉工具。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仔细分析图片可以知道,这是唐代开始出现的筒车,故选D。 6.2014年6月9日正义网:中国古代强调官德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留下的官德思想和相关制度丰富而成熟,体现着古人从政的道德价值观,也体现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执政者对治国方略的判断取舍。我国古代较好地体现这一治国方略的选官制度是 A.世袭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察举制 【答案】D 考点:三省六部制与选官制度无关,可排除 C 项;世袭制、科举制、察举制的选官标准分别是血缘亲疏、才学、孝廉品德,故察举制与“官德”要求一致,答案为 D。? 7. “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列选项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答案】D 考点:题中所述政策为“海禁”政策。A、B、C三项分别涉及了“海禁”政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海禁政策并未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自鸦片战争之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项为正确 8.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技术的反应”的是 A.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B.孙中山主张革命,提出三民主义 C.康有为、梁启超主张改良,提出君主立宪 D.陈独秀主张“民主”“科学”,发起新文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