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必修)全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姜堰区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地 理
(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或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在轨飞行15天,6月26日8时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舟十号”从属于地月系B.升空后的“神舟十号”不是天体
C.“神舟十号”在轨飞行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D.太阳活动可能对“神舟十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
2.6北京时间月20日上午10时,“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始进行太空授课。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授课实况,全国8万余所中学6 000余万名师生同步收看。如果位于洛杉矶(北纬34°03′,西经118°15′)的华人学生要同步收看,其开始收看的时间(区时)应是当地
A.20日18时 B.21日18时 C.19日18时 D.20日10时
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回答3~4题。
3.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泰州市的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4.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A.位于7月份左右
B.南极昆仑站(80°S)正值极夜
C.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D.泰州正处于寒冷干燥的冬季
读“某学生画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喜马拉雅山某化石照片”,完成5~6题。
5.图中照片中化石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A.变质岩 B.沉积岩 C.侵入型岩浆岩 D.喷出型岩浆岩
6.图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
A. B. C. D.
读图,图中AB为近地面,据图完成7~11题。
7.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甲表示陆地,乙表示海洋,则此图所示情形为
A.白天的海风 B.夜晚的海风
C.白天的陆风 D.夜晚的陆风
8.若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夏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中,乙是陆地
B.甲、乙两地中,乙地气温高于甲地
C.该环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流寒冷干燥
9.若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汽输送 B.降水 C.径流输送 D.陆地上水体蒸发
10.若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低纬环流圈,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受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B.受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C.受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D.受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11.若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暖流 B.是寒流
C.是受西风漂流 D.图中丙处常形成渔场
读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
A.a、b、c B.d、e、f
C.a、c、e D.b、d、f
13.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
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
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D.f-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现象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14~15题。
14.自然带→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⑧→⑨→⑩的分布规律分别符合
A.极和沿海到内陆的域分异规律
B.带性和到的地域分规律
C.沿海到内陆和到两极的域分异规律
D.到和赤道两极的域分异规律
15.A山脉自然带带谱与下列图示自然带吻合的是
A. B. C. D.
读某国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四个阶段图,完成16~17题。
16.按人口长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17.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C.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
D.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读某城镇略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19.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A.距离城市较远 B.位于河流下游
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D.靠近铁路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示意图”,该城镇周围分布有种植业、花卉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