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基因克隆载体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基因克隆载体 基因克隆载体的特点 具备与外源DNA片段连接和重组的克隆位点. 进入受体细胞后能稳定存在于细胞质中或与染色体整合在一起. 在宿主细胞或受体细胞中自我复制或随整合的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一起复制. 外源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表达. 克隆载体进入细胞后有可供选择标记. 2 克隆载体的分类 质粒载体 大肠杆菌质粒载体,枯草杆菌质粒载体,酵母质粒载体,农杆菌质粒载体,蓝细菌质粒载体 噬菌体质粒载体 双链DNA噬菌体载体:λ 单链DNA噬菌体载体:M13,T3,T7 病毒载体 植物病毒载体CaMV(花椰菜花斑病病毒) 动物病毒载体 SV40(猿猴空泡病毒) 质粒和噬菌体DNA兼有的载体 Phasmid 载体(含有f1 噬菌体的ori) Cosmid 载体(含有λDNA的Cos区) 染色体和质粒DNA兼有的载体(Chrosmid vector) 基因整合平台系统 YAC克隆载体 其它克隆载体 2.2 按克隆载体的用途分类 cDNA克隆载体:λgt11,pT7T3 原核(Prokaryotic)表达载体:pKK223-3 原核基因融合(Prokaryotic gene fusion)载体: pGEX-2T,pGEX-3X 真核(Eukaryotic)表达载体:pSVK3,pBPV 转录(Transcription)载体:pSL1190 普通载体(General vector):pBR322,pUC18 第二节 质粒克隆载体 质粒载体的一般特性 质粒的组成与构型 细胞内:超螺旋环状共价双链DNA分子 细胞外:超螺旋、开环,线形 质粒DNA分子的大小:细菌质粒的大小相差较大,小的仅不足1kb,大的可达数百kb. 不相容性(Incompatible):两种类似的但又不同的质粒不能存在于同一细胞中. 可转移性:质粒可通过接合作用等方式转移到新的宿主细胞中. 复制性:质粒DNA分子只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单向复制,其复制受质粒本身和宿主细胞遗传系统的双重控制,质粒提供复制的起始位点和核苷酸的序列. 6)相关基因 A)COP因子:决定质粒的拷贝数,在质粒的复制过程中指令细胞合成阻物,当质粒复制到一定的拷贝时,阻物的量也积累到足以阻止质粒的复制. B)Rep基因:在质粒的复制过程中,Replication基因会指令宿主细胞合成一种调节蛋白,促进质粒的复制. C)Inc基因:决定两种亲缘关系相近的两种质粒不能存在于同一宿主细胞中. D)Tra基因:指令宿主细胞合成菌毛(Pilus)和细胞表面物,促使宿主细胞与受体细胞表面结合,遗传物质的转移. E)抗性基因:抗菌素抗性基因,Apr,Tcr. F)产毒素基因:大肠杆菌素基因(Col-质粒). G)降解基因:降解重金属、有机物和农药等. H) 致瘤基因:诱导某些组织形成肿瘤,如Ti质粒,Ri质粒. 2 几种常见的质粒载体 1)pBR322:含有双抗基因(Apr,Tcr)Col E1 复制起始子 2)pUC18-19:含有pBR322的Apr基因和复制的起始点,部分缺失的Lac操纵子片段,并在Lac Z’区组装了MCS. pUC 18-19多克隆位点 3)pBluescript M13: 含有M13噬菌体DNA复制起点的载 体,该起点以互为相反方向插入到含有T3和T7噬菌体启动 子的一个来自pUC质粒的载体当中. pBluescript M13多克隆位点 4)Ti质粒载体 病毒区基因及功能 Ti质粒T-DNA的边界序列 3 质粒载体的构建 1)构建的质粒载体能转化受体细胞,并在其中进行松弛型复制. * 选择松弛型质粒复制起始子(Ori) 2) 构建的质粒载体含有克隆外源DNA的位点(MCS) *构建的质粒载体含有选择标记基因(Apr,Tcr,Kmr) *构建的质粒载体分子量小,转化效率高,插入外源片段较大. 3.2 pBR322质粒载体的构建 3.3 pUC18-19 质粒载体的构建 以pBR322为出发质粒,用含乳糖操纵子O、P和Z’的DNA片段取代pBR322上的Tcr基因,并在Z’区组入一个多克隆位点. pUC18-19的构建 3.4 蓝藻质粒载体的构建 蓝藻作为受体细胞的特点 a)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固氮能力. b)基因组简单,50%的蓝藻含有质粒. c)细胞大(10-10于E.coli)储藏蛋白多,单一蛋白可达 25%,而大肠杆菌仅为5%. d)蛋白更新慢,容受性比较大 e)蛋白酶的降解作用比较低,产物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