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我爱大自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
第5课 我爱大自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使用“粘贴来源”插入图片。
能力目标:
1.能改变图形的大小;
2.掌握“取色”工具的使用方法;
3.能给图形添上颜色,自主移动图形。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使用“粘贴来源”插入图片。会使用“取色”工具。
教学难点:理解“粘贴来源”、“复制”、“粘贴”的区别。会使用“取色”工具。
教学过程:
师: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我们从大自然获得的资源是越来越多,可是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却也因此破坏得越来越严重了。
(观看环保的相关视频,停留到最后一幅图片)
多可惜啊,真想让那些美丽的花儿、树木和可爱的小动物都回来!
你们能帮帮他们吗?让那些他们都回到原来美丽的大自然中间去吗?
二、新授
1.提出问题:
师提示:打开“画图”程序和桌面上“大自然”这个文件夹。
将老师提供的背景图片粘贴到画图程序中。
提示学生参照书上22页的方法,找到“粘贴来源”。学会“粘贴来源”的用法。
2.解决问题。
生自主操作,解决问题。
指名演示。
师:同学们刚刚学习了一个新的粘贴方法——“粘贴来源”,老师想你们比较一下“粘贴来源”和“复制”“粘贴”有什么区别吗?
生自主回答。师小结:粘贴来源插入的是一个文件。复制、粘贴插入的是一个图形。
3.联系操作。
师提供不同的小动物图片,请你们用两种方法将这些小动物放入我们的背景图片中,选择你认为方便的方法。
4.提出新问题:
师:
现在我们一起再来比较一下,这两幅漂亮的图片有什么不同?生:观察、发言
师:你有办法修复它吗?请试一试,你的方法好吗? (生操作,教师巡视。分析:之前学生学习过取色,刷子、铅笔和油漆桶等工具,一般学生会取相近色补色) ?
分析问题
师:谁来说说你的办法。(同时网络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评价:肯定优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那就是很难找到与附近颜色一致的色块。画图中的取色工具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6解决问题
师演示取色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看书,理解操作步骤和方法。
生:尝试修复图片。
师巡视,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修复方法,先修复底色,再反复使用取色工具,修复头发、眼睛等特殊部位。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互评。
师总结:同学们完成得很好。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秋天到了,树叶开始慢慢地变黄了……。这幅图画中的树叶是绿色的,你能把它变成黄颜色的吗?请试一试你的办法。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和取色工具,对我们精细作画,修复画图帮助很大,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画图中能灵活使用它们。
种树
添保护色
评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