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分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寻找10电子微粒和18电子微粒的思维方法
(1)10电子微粒:
(2)18电子微粒:;4.8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
(1)分子中若含有氢元素,则氢原子不能满足最外层八电子稳定结构,但它满足K层为最外层两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2)分子中若含有稀有气体元素,因为稀有气体的原子(除He外)已达8电子结构,所以形成分子后8电子结构遭到破坏,如XeF2;
(3)分子中若不含有氢元素,可按下述方法进行判断:若某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八,则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满足八电子的稳定结构;否则不满足。例如:CO2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四,二者之和为八,则碳原子满足最外层八电子稳定结构;氧元素化合价为-2(其绝对值为2),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六,二者之和为八,则氧原子也满足最外层八电子的稳定结构。如NO2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氮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为五,二者之和为九,故氮原子不满足最外层八电子的稳定结构。;〖例1〗(2015·宁波模拟)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且M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的2倍;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在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Z与N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
(2)X与Y可分别形成10电子和18电子的分子,写出该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反应)。
(3)如图表示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两种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前后的转化关系,请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1。若在各自的水溶液中,A能抑制水的电离,B能促进水的电离,则A的化学式为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
解析:根据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则Y是O元素;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则M是S元素,N为短周???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大于S元素,N为Cl元素,根据化合物XN在常温下为气体,推断X为H,根据N-、Z+、X+的半径逐渐减小,推断Z为Na元素。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012·天津卷)短周期第ⅣA族和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 )
(2)(2011·全国新课标Ⅰ卷)LiCl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
(3)(2014·江苏卷)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8035Br。( )
(4)SO3和PCl3中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结构。( ) ;〖考点二〗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结构比较法:最外层电子数越少,电子层数越多,元素金属性越强。
(2)位置比较法
(3)实验比较法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结构比较法: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电子层数越少,非金属性越强。
(2)位置比较法
(3)实验比较法;特别提醒
1.比较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时,一定要根据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来判断,不能根据低价含氧酸或者非含氧酸的酸性强弱进行判断;
2.可以根据相同浓度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的碱性强弱进行判断;
3.只能用非金属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强弱来判断非金属性,不能用氢化物的水溶性,酸性以及溶沸点等进行判断;
4.置换反应是用来设计实验的最佳途径,但值得注意的是:太活泼的金属(如钠、钾等)易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盐溶液进行实验;而且一种金属能与另一种金属盐溶液反应,不一定能证明金属性强弱,只有置换出金属单质才能证明,如Cu能和FeCl3溶液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所以不能说明Cu比Fe活泼。;;;;1.(2016·荆门三校联考)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B;;〖考点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
2.寻找新材料
;3.预测元素的性质
(1)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如金属性MgAl、CaMg,则碱性Mg(OH)2Al(OH)3、Ca(OH)2Mg(OH)2。
(2)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①已知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推知Be(OH)2难溶。
②知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未学元素砹(At)应为黑色固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