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基础课时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础课时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一、选择
1.(2015·海门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七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为118号元素
B.元素周期表中第2纵行全部为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中ⅠA是包含元素种类最多的纵行
D.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元素的存在及其性质
解析 根据元素周118号元素,A正确;元素周期表中第2纵行全部为金属元素,B正确;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是包含元素种类最多的纵行,C错;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元素的存在及其性质,D正确。
答案 C
2.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低于HCl
C.硒(Se)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ⅥA族,其最高价氧化物
D.第2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解析 在元素周期表中,铊位于铝的下面,其金属性比铝的金属性强,不与碱反应,A项错误;氟的非金属性比氯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较强,B项错误;NH3的水溶液呈碱性,D项错误。
答案 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氮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砷原子强
B.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的
C.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D.Si、S、Cl的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解析 N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氮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砷原子强,A正确;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第1周期第ⅠA族的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不正确;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附近的元素一般既具有金属性,还具有非金属性。过渡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第312列的元素,C不正确;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D不正确。
答案 A
4.(2015·北京东城区期末,2)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H2ONH3PH3
B.原子半径:SiNaO
C.碱性:CsOHKOHNaOH
D.失电子能力:KNaMg
解析 非金属性:ONP,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PH3,A正确;原子半径:NaSiO,B项错误;金属性:CsKNa,则碱性:CsOHKOHNaOH,C项正确;金属性:KNaMg,则失电子能力:KNaMg,D项正确。
答案 B
5.(2015·河南洛阳统考,6)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7,X、Y在同一周期,X+、Z-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同族元素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B.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C.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解析 由于X+、Z-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结合X、Y在同一周期,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7知,X+、Z-为10电子微粒,故X、Z分别是Na、F,则Y的原子序数为17,是氯元素。ⅦA族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HF最稳定,A正确;Na在第三周期中金属性最强,B正确;Na+半径小于F-C错误;第三周期中,氯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D正确。
答案 C
6.(2015·荆门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Cl2、Br2分别与H2反应 比较氯、溴非金属性强弱 B 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气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C 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 比较碳、硫非金属性强弱 D Fe、Cu分别与稀盐酸反应 比较铁、铜金属性强弱 解析 A项,Cl2、Br2分别与H2反应,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即可判断出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B项,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气,MgCl2与NH3·H2O反应生成Mg(OH)2,AlCl3与NH3·H2O反应生成Al(OH)3,但无法比较二者的金属性强弱;C项,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根据pH可判断出Na2CO3与Na2SO4H2CO3<H2SO4,从而判断出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D项,利用Fe、Cu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现象的不同即可判断出Fe、Cu的金属性强弱。
答案 B
7.卤族元素的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主要是因为卤素( )
A.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
B.均为非金属元素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大
解析 卤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而表现出氧化性,所以其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 C
8.根据中学化学教材中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