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ppt

发布:2017-05-31约1.79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在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检察机关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徐才厚病亡后,军事检察院对其作出了不起诉决定,受贿犯罪所得依法处理。 法国之后,欧洲大陆纷纷效仿 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最高法院全体会议指出:被告人在他的罪过未经法定程序加以确认之前不得认为是犯罪人。 在美国,实行逮捕、羁押分离,对任何疑犯继续实施羁押,均必须进行初次出庭,由治安法官决定对被捕者是继续羁押还是保释。 联邦及约20个州要求有大陪审团审查。设立大陪审团的目的在于防止滥用起诉权。大陪审团由法院根据陪审团挑选程序随机选任,一般由16至23人组成。 (对检察官直接起诉的案件 由治安法官预审听证) 第三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国际刑事诉讼中无罪推定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的内涵 在法院判决有罪前,在程序上应将被告视为无罪的人来对待 证据裁判原则 犯罪嫌疑人应获得一系列广泛的足以和控方相对抗的诉讼权利及程序保障 明确由控方举证,被告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 定罪权由法院行使,即由法院对被告是否有罪作最后认定, 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反对强迫自证其罪 疑罪从无 刑诉法第12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对任何人都不确定有罪。 二、我国的未经法院审判不得定罪原则 1、控审职能分离、定罪权由法院行使 检察院免予起诉制度的取消 2、由控方承担证明被告有罪的责任,被告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 侦查 起诉 审判 执行 立案 3、嫌疑人、被告人称谓的变化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罪犯 4、疑罪从无 (1)侦查阶段 撤销案件 (2)起诉阶段 补充侦查或不起诉 (3)审判阶段 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 三、独立行使司法权原则 第5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院,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一)何为司法权 (与行政权的区别) (二)影响我国司法独立的因素 1、外部制度因素 (1)司法机关与地方政府、国家权力机关 (2)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 2、内部制度因素 (1)法院和法官的行政化 (一些不合理的内部评价机制) (2)审委会与合议庭的关系 (3)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 3、人方面的因素 (1)司法人员的整体素养 (2)司法人员的遴选 (3)民众对司法的信赖度 我国独立行使司法权原则: 1、人民法院、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2、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 3、应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4、各自作为整体独立,而非法官和检察官独立 四、检察监督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8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 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检察院的职能 侦查职能(自侦案件) 公诉职能(最主要职能) 监督职能(民事、刑事检察监督) 检察监督与媒体舆论等社会监督 检察监督:检察院是我国刑事诉讼中唯一的、法定的监督主体 检察院 立案 侦查 执行 审判 检察机关的主要监督活动: 1、提起公诉和出庭支持公诉 2、抗诉 3、检察建议 三、检察监督与互相制约 (二)美国刑诉各阶段的制约 1、侦查阶段 逮捕(令状主义) 治安法官 警察 涉嫌犯罪者 2、起诉阶段(重罪案件) 大陪审团 检察官(控方) 涉嫌犯罪者(辩方) 3、审判阶段 法官(陪审团) 检察官(控方) 被告人(辩方) 五、诉讼终止原则 刑诉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 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 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国之后,欧洲大陆纷纷效仿 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最高法院全体会议指出:被告人在他的罪过未经法定程序加以确认之前不得认为是犯罪人。 在美国,实行逮捕、羁押分离,对任何疑犯继续实施羁押,均必须进行初次出庭,由治安法官决定对被捕者是继续羁押还是保释。 联邦及约20个州要求有大陪审团审查。设立大陪审团的目的在于防止滥用起诉权。大陪审团由法院根据陪审团挑选程序随机选任,一般由16至23人组成。 (对检察官直接起诉的案件 由治安法官预审听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