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1.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者的关系是:
A二者是矛盾的
B二者没有任何关系
C在刑法理论上,犯罪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有很多不同,将未成年人的年龄作为量刑情节,是一种合理的区别对待,正好体现可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D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是“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例外
2.某地区一户居民一家三口被杀,邻居发现尸体后报案,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认为李某涉嫌抢劫杀人,李某本人亦供认不讳。该案引起了该地区群众的极大愤慨,案件经侦查终结后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审查后决定提起公诉。人民法院经法庭审理后对李某作出了有罪判决。在这一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进行刑事诉讼的依据是:
A被害人一家三口的尸体
B李某的供诉
C该地区群众要求惩治犯罪的呼声
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认定、查明的案件事实
3.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个别地区遇到特大案件时,常常在侦查阶段即要求人民法院派员介入,名曰公检法三机关联合办案。这种作法从法律上看:
A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互相配合的原则
B体现了我国司法机关与西方国家司法机关本质上的不同
C违背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的原则
D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的原则
4.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如果某人民法院因违法审判造成了错案,则根据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
A可以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该判决予以纠正
B可以由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
C可以由同级党委对该判决予以纠正
D可以由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对该判决予以纠正
5.在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如果刑事诉讼的当事人中有汉族人,也有维吾尔族人,那么:
A汉族当事人必须使用维吾尔语进行诉讼
B维吾尔族当事人必须使用维吾尔语进行诉讼
C每个当事人都可以选择使用汉语进行诉讼,也可以选择使用维吾尔族语进行诉讼
D在诉讼过程中,使用何种语言,应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决定
6.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已经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案件:
A应当不起诉
B应当撤消案件
C应当终止审理
D应当宣告无罪
7.某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该市工商局长利用职权报复陷害他人,侦查中发现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人民检察院应如何处理:
A不起诉
B撤消案件
C宣告无罪
D移送法院处理
8.被告人郑某在法庭审判期间死亡,同时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已能够确认郑某无罪。对此案人民法院应当作出何种处理决定:
A判决宣告无罪
B裁定终止审理
C决定终止审理
D撤消案件
9.某单位职工王某经常旷工,平日游手好闲,一日车间内失窃,该单位领导怀疑王某有盗窃行为,于是决定将其关禁,并派人进行讯问,要求其交代犯罪事实,这种作法违反了:
A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B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C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10.某国驻华使馆一外交官,涉嫌犯罪且依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是该外交官依照有关国际条约和我国的有关法律享有外交豁免权,则对其涉嫌犯罪的问题,我国:
A应当放弃对该案的管辖权
B应当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应当通过联合国安理会解决
D应当通过国际司法机构解决
1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是一种:
A司法认知
B确定的推定
C可推翻的推定
D事实上的推定
12.刑事诉讼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或者一般不公开审理。“未成年”是指:
A犯罪时未成年
B采取强制措施时未成年
C审理时未成年
D执行时未成年
1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我国审判公开,不仅向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而且:
A对公民公开、向社会公开
B对所有公民都公开
C对外国人一律公开
D对外国人不公开
14.张某为A市副市长,因交通肇事罪和贪污罪而在B市监狱服刑,张某有故意杀人之嫌疑,对于张某此行为,应该由( )行使侦查权
A A市公安机关
B A 市检察院
C B市监狱
D B市公安机关
15.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体现是:
A公民非依法定程序不受逮捕
B公民非依法定程序不受刑事追究
C公民非依法定程序不受司法审查
D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16.张某和林某是同事,一日因琐事发生口角,张某当众侮辱林某,林某便到法院控告张某,但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张某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