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担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担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P174-177;P254-258) 内部补偿机制 建立担保基金 扩大担保倍数,提供保费 自有资金投资多元化 反担保措施 外部补偿机制 财政资金支持(财政转移支付) 再担保机制 银保责任分摊机制 商业保险 二、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 2010年3月,七部委联合发《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称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管部门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负责监督管理本辖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部门。 /view/cfb92bc458f5f61fb7366652.html 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 非融资性担保包括: 1、工程履约担保? 2、工程付款担保? 3、投标担保? 4、原材料赊购担保? 5、设备分期付款担保? 6、财产保全担保? 7、租赁合同担保? 8、其他合同担保?? 当前担保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P205) 监管主体必须进一步明确 监管内容尚待完善 思考:目前的监管法规存在哪方面的漏洞或欠缺? 对担保业的监管缺乏细化 延伸阅读: /12/0523/13/826NHGFF00253B0H_all.html 中科智事件分析_百度文库 /view/89ff411b227916888486d72c.html 外国担保业监管的经验 政策性担保业务 政策性担保业务包括: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出口信贷担保、个人住房贷款担保。 西方模式是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经营担保业务。 东亚模式是由政府主导设立非盈利性组织。 商业性担保业务 英、美、加将担保业视为一般金融业务,没有专门的担保业务监管部门,而是由金融监管部门统一对其监管主体进行监管。 政府监管、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是规范担保业务的主要动力。 三、担保机构的内部控制与自律 完善担保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p188) 建立完善内部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制度 信用担保业务审查与决策的部门分离制度 担保项目评审制度 担保业务操作规范 集体审批制度 三查制度 担保风险奖惩制度 建立自我约束和控制机制(P215) 行业自律(概念、内容)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1 建立风险分散机制及风险准备金制度 * * /video/2008-09/08/content_9854478.htm /elite/showarticle.php?article_id=575549dir_name=beiye 房地美、房利美将从美证交所退市-《财经网》视频/news/finance/201107/9dc46463-4238-4ff4-a833-300d3cc5af8b.shtml /News97622.shtm
显示全部